遊香港最北公路 碉堡探秘

文章日期:2019年01月08日

【明報專訊】蓮麻坑路,可算香港境內最北的一條公路,過去被劃入香港與內地之間的邊境禁區,隨着2016年第3階段邊境禁區縮減,這一帶才被釋出,但當中仍有700公尺路段屬於禁區範圍。

由於封閉多年,舊建築物得以保存,當中以軍事廢棄建築物最多,如不少英軍和日軍的軍事碉堡、解放軍哨站,又有警察用的瞭望站,還有鄉村的碉樓,說得上是香港的「露天軍廢博物館」。

「猛鬼」嚤囉樓 空墳處處

我們先由蓮麻坑路,名叫嚤囉樓的12號警崗開始探索。這地方現已變成墓園,北面部分更是廢棄墳地,當中墳墓的主人大多已被遷葬,留下處處空墳。在這片陰森的樹林裏有一所廢棄的英軍碉堡,英文名為Guard House,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大部分時間由印籍英兵駐守,所以華人就叫它做嚤囉樓。嚤囉樓有兩層,上層是士兵監視四周環境的地方,設有數個槍口供射擊敵人,下層為士兵起居工作的地方,設有廚房、廁所。附近的村民傳說指這間屋很猛鬼,他們從來不會進入。說也湊巧,當我第一次進入這地方拍攝,回家後竟發現有20多張於碉堡內拍攝的相片消失無蹤,只好第二天再前去拍攝。

7座麥景陶碉堡 防人蛇偷渡

香港北方邊境一帶稍為高一點的山頭都建有瞭望站。這類瞭望站在上述一帶共有7座,於1949至1953年間興建,其設計出自時任警務處長麥景陶之手,主要原因是當時邊境範圍政局不穩,經常有匪徒越境而來,甚至多次發生襲警搶槍事件,例如1949年5月19日,《華僑日報》就報道了瓦窰警崗遭暴徒強襲致一名警員殉職。為加強防禦力,於是興建了7座現在被稱為「麥景陶碉堡」、易守難攻的瞭望站,其後在六七十年代爆發的偷渡潮中亦大派用場。這些碉堡從前是白色的,現在都髹上了綠色。山竹颱風吹襲期間,白虎山上麥景陶碉堡的超大型水箱被吹翻了,去年11月到訪時仍未見有人前來維修。

白虎山雖然只得98米高,但位置極開揚,所以在二次大戰後期,日軍在山上興建了多座機槍堡和碉堡,以防範盟軍由北面進攻,但後來盟軍並無選擇這條路線,因而沒有經歷什麼大小戰鬥,反而在戰後給英軍用來監視邊境。白虎山上的日軍碉堡分佈於山的各處,最大及最易到達的一座在上山車路的盡頭;另一座碉堡就在山頂,但碉堡上方後來卻興建了白虎山麥景陶碉堡。白虎山西面還有另外兩座日軍碉堡,位置看似較偏遠孤立,但有次在山火之後登山,卻發現原來碉堡全被戰壕連結起來。白虎山東面有另一個小山崗,名叫白花山,這地方更少人到達,但山上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日軍碉堡,是考察日軍建築的好地方。由山頂向下望,就是分隔香港和內地的深圳河,還可以看到鐵絲網旁邊解放軍的哨站,當然都是廢棄了。

除了政治及軍事需要,村與村之間的鬥爭,及為了保護村莊免受匪徒襲擊,也促使村民興建防禦性質的建築物。例如清朝開始,現時稱為打鼓嶺一帶的村落,已跟深圳河對岸的黃貝嶺村素有積怨,主要因土地、河水使用、買賣、路費等問題而發生械鬥;由於當時黃貝嶺村勢力龐大經常發生攻擊行為,單獨一個村落實在難與之對抗,村落之間遂聯合起來,互相關照,如得悉黃貝嶺村有異動就打鼓通知,因此便有打鼓嶺之稱。

防敵碉樓 出入口駁大宅

香園圍是這一帶最大的村落,村民都是姓萬的。在2016年禁區開放的第二天,我們得到萬先生的允許參觀村中的碉樓。在開平一帶的碉樓相信人人皆知,而且還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其實香港也有不少碉樓,例如梅窩就有3座,鶴嘴、白芒、大棠、谷埔亦建有碉樓,只是沒有開平一帶的宏偉和密集。香園圍碉樓的進出口是連接大屋的,碉樓頂層還建有一座涼亭供防曬避雨,參觀時在天台仍見到放了很多以往用作投石防敵的石頭。香園圍的碉樓是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才建成,再過幾年也就100周年了。

在香園圍還有一座外形很漂亮的大村屋,門牌是78號。這一連3座的大屋,屋頂上的雕塑立體而美觀,區內少見。牆角上還建有一個小型碉樓,這種建築設計極富特色,可惜大宅已經轉賣給發展商,據說因拆屋器材未能入村,故現時仍得以倖存。再沿路向西面走,就到達木湖,這兒又有另一座碉樓,名為江氏碉樓,外貌尚算完好,內裏卻是破爛不堪,極之危險,千萬不要內進。

文:劉李林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專題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