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紋錄歌聲 鐵漢也柔情

文章日期:2019年01月23日

【明報專訊】黑膠唱片上的坑紋不但刻錄了音樂,還記錄了不少男人的回憶。近年「黑膠大回潮」,除了鼓勵中年男士重拾舊愛,重新啟動家中封塵已久的唱盤外,還吸引一班年輕人進入這無底深潭。究竟,在唱盤上旋轉的黑膠碟有何魅力,能令男人着迷甚至傾家蕩產?來自不同世代的Paul和Vincent同樣經營黑膠唱片店,在冰冷的音響器材和零件背後原來有份鐵漢柔情。

「多年來我沒變,覺得自己仍活在1970年代,黑膠碟讓我回到過去。」Paul今年61歲,少年時在越南成長,其間學打爵士鼓、在車房夾band、留長頭髮做嬉皮士,又連群結隊駕駛電單車。今天,他是深水埗一間有30多年歷史的黑膠唱片樓上舖的老闆,門口有對人字拖及一部送貨用的手推車。他擁有近35萬隻黑膠唱片,人稱「黑膠養父」。

胡亂棄碟如「殺人」

Paul的客人很國際化,有買姚蘇蓉大碟的洋漢、沉迷藍調的混血少女,還有一班熱愛ABBA的菲律賓女遊客,他都一一以流利英語熱情招待。他和黑膠的緣分在越南開始。「我在越南出生,在洋人辦的學校學習英文,洋名Paul是洋人老師給我改的。」當時越南由美軍管治,設立了美軍電台,社會很美國化。「我父母愛聽粵曲,但我覺得它老土,我鍾意Rock and roll,不想服從上一代。」當時不少美軍戰死沙場,軍營中的黑膠碟流落市面,Paul便「收養」它們,自此沉醉英美音樂,包括貓王、Beatles、Bee Gees及Carpenters的作品。

「黑膠碟相比CD屬低科技產物,但勝在聲音未經數碼處理,夠逼真。當唱針撞擊唱片上的坑紋時,便原汁原味地播放演唱者和樂器的聲音,活像在面前演奏。」Paul認為黑膠有生命,絕不可隨便丟棄,他指摘胡亂棄碟如同「殺人」,直至破爛不堪才讓它安息。「我把黑膠當作人來看待,縱使歌手死了聲音仍留在唱片上。對粉絲來說,一隻張國榮黑膠碟就『等於』是張國榮本人,買他的大碟就『等於』把他帶回家。」

抗商業社會 黑膠掀革命

Paul大部分珍藏存放於屯門一個貨倉,靜候有緣人。「我好想將它們留給知音,但香港人未必識欣賞,可能會送往外國,甚至第三世界。」訪問進行一半,他又穿上人字拖、匆匆推手推車往街口「救碟」——掏荷包回收大堆舊黑膠。「社會太現實了,人人拚命搵錢,點做嬉皮士?當年溫拿穿闊腳褲只是因應潮流,他們既不反戰也不革命。不過我也只能做到『半個』嬉皮士,我要搵食。」

最近連鎖唱片店HMV結業,讓他憶起開業時的情景。「當時它主力賣CD,大部分原本都有黑膠版,我感到心酸。同一款酒(音樂)用不同杯(音樂載體)盛載,對樂迷有好處嗎?」他說CD壽命比黑膠碟短,大概只有十多年,當塗層脫落便成為透明膠片,不能再播放。但黑膠卻像條鐵漢,縱使音軌勞損後音質會沙啞,但絕不會消失。

「聽黑膠碟是場抗衡商業社會的革命。當年我苦心地叫人回頭不要買CD,說黑膠才是好東西,但沒人理我。」近年「黑膠大回潮」,但Paul卻搖頭嘆氣,似乎革命並未成功。「這對樂迷沒好處,只是多了人炒賣,令碟價愈升愈高。」拍照時他換上一副在1970年代花整個月薪金買的Ray-Ban眼鏡,心滿意足的說:「我成長的年代只有黑膠,它陪我長大,是一種生活方式。我鍾意一樣東西,就鍾意一世!」

年輕樂手開黑膠店

年約30歲的Vincent是尖東一間黑膠唱片店老闆,店子2015年尾才啟業。他主力出售古典音樂唱片,不過要在唱片公司做兼職才得以維持這盤生意。「唱片業是男人世界,九成客是男人,有些是音響發燒友,有些是玩樂器的人。起初有成熟的客人輕看我,覺得食鹽多過我食米。」Vincent是個業餘搖滾結他手,曾在唱片公司和音響店工作,便努力用其專長——音樂品味來填補和客人的年齡差距。

「有些客人好cool、很內向,起初不喜歡和我傾偈,但當勾起在音樂上的共鳴便變得熱情,甚至主動分享調校音響的心得。」他不少客人是中年漢,但也不乏年輕的大學生。「他們說用手機聽歌開始悶,覺得黑膠新鮮,並漸發現黑膠碟現場感強,有些還收錄了樂手咳嗽的聲音。」現代人習慣在YouTube聽歌,很多時未播完一首便搜尋下首。黑膠碟每面容量只有約23分鐘,約有4至5首歌。每次轉歌、換碟要調校唱針,多數人會由頭聽到落尾。「黑膠改變了他們的聽歌習慣,學懂去細味每首歌,欣賞每張專輯的曲目編排。」

黑膠也非永垂不朽,每張唱片大概只能播放一萬次。「二手碟某些歌的聲音特別沙啞,原因是播放次數比其他多,很有可能是上一手主人的心愛歌曲。」Vincent說聽黑膠碟也很矛盾。「每次播放愛碟時,其實也在同時傷害它,唯有不斷買同一張大碟!」

文:呂瑋宗

編輯:陸亮瑋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