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讀好書:喚起父母童真 聽聽孩子心聲

文章日期:2017年02月21日

【明報專訊】當我們長大成人,甚至已為人父母,很多時候都不太明白孩子的想法。但是,你有沒有試過在閱讀一些充滿童心的繪本時,忽然間,好像喚醒我們心內的那個「小孩子」,想起了自己的兒時往事?又或者,當你和孩子共讀這些繪本時,看到他們天真爛漫地大笑,才明白原來繪本說中了他們心事?不如看看這些繪本如何給我們重拾童真,同時也令作為父母親的你,放下成年人的思想枷鎖,與孩子們來一趟童心之旅。

「有些繪本,在為孩子們說話。」Life Reading繪本館顧問張王淑蕙(Apple)說,好的繪本其中一個條件,是從孩子的角度去寫,可以講出小朋友心聲,讓大人從中明白小朋友。而且孩子讀了,感覺自己被了解被接納,如釋重負;大人看了,會想起自己曾幾可時也是一個孩子,找回心底那個曾經迷路的小孩。

Apple認為未必每個人都有童心,但每個人都有一個「小朋友」住在心裏。「所以我們看繪本時,有時會產生共鳴,有時會感動、會哭,就是我們內心的小朋友被呼喚出來,或者令我們回想到自己的人生經驗,從而得到治療的效果。例如《橘色的馬》,說一隻橙色的馬兒,拿着被撕去一半的照片,一直想找回另一半失散的兄弟。最後牠認識了一隻啡色的馬,大家成了好朋友。原來啡色馬也有一張一半的照片,也在尋找牠的好朋友。大家拿照片出來一併,你猜牠們是對方尋找的一半嗎?」

完美的故事結局,必然是照片能拼合起來,可是故事卻相反。原來兩張照片根本沒關連,令馬兒也落淚。大人們,看到這兒,你會想起人生中曾遇過的不完美和遺憾嗎?最後,啡色馬兒把照片的撕裂位剪得整整齊齊,再把這兩張照片貼合起來,「我們現在是兄弟了」。小朋友看到,可能會覺得有趣,因為他們會直接地認為不用靠照片去做證明,其實二人早已是兄弟了。而大人呢?可能會有另一番感觸。

看似無厘頭 反易引共鳴?

另一本《這個禮物不想送人,我想要!》,一聽書名,是否你我都經歷過呢!媽媽跟孩子為朋友的生日會準備禮物,可是小朋友不想把這份禮物送出去,想了很多藉口。禮物最後還是送了出去,那原來是一隻風箏,大家可以一起玩。「很多小朋友都是這樣,他們看到故事主角有很多不把禮物送出的藉口,一定會感同身受。而我們大人呢?」相信大家小時候甚至現在都試過捨不得分享,「我們常叫小朋友分享,但自己也明白分享有時都幾肉痛!這一種經歷,無論大人和小朋友都有共鳴」。

繪本不一定要具教育意味,只要讓讀者產生共鳴已經足夠,Apple形容看繪本就如看人生,然而她坦言曾有家長直接問﹕「有沒有一些繪本,是講哥哥打弟弟,然後沒有好結果的呀?」她覺得很多家長常常希望找尋具功能性的繪本,若繪本內容沒有教育意義,他們會感到很失落,「但我會跟家長說,你不如直接教小朋友不要打弟弟吧!等於有些繪本在大人眼內,故事可能很無厘頭,也不一定像傳統童話故事般有教育意味,正因為繪本主角都很貼近真實,很像我們,我們有時候也會解決不到事情,也會說謊,也會作弄別人,這就是繪本容易給我們找到共鳴的原因」。

主角「搞搞震」 會有樣學樣?

能為孩子發聲,讓孩子找到共鳴的繪本很多。《鱷魚阿姨》講述一對父母要外出,請來鱷魚保母來照顧兩個小孩。由於父母對孩子訂下很多規條,所以外出前,他們把一張不能做和要做的清單交給了保母,讓她跟着去做。可是,鱷魚阿姨卻反過來,做了跟清單相反的事情。「清單上說孩子要保持家裏整潔,但這句話的配圖就是阿姨與孩子把地方弄得一團糟;清單又說孩子每天只能吃一球雪糕,但配圖又看到他們三人在吃着盛載了很多雪糕球的甜筒。每跟小朋友看這書時,他們都顯得十分興奮,因為那些都是他們想做的事情呀!然後故事說爸媽回家前,他們已合力把地方弄好了,爸媽也沒察覺任何異樣。可能家長會想,這樣孩子會否學鱷魚阿姨和小朋友一樣,不按父母指引去做?但其實又何須那樣緊張,小朋友看書時,已經跟書中的孩子一樣,經歷了一次暢快的旅程,因為有很多事情正是他們平日不能做的。」Apple說。

又例如長谷川義史的作品,Apple認為他的畫風甚具特色,能夠把孩子吸引起來。「他的畫在大人眼中看來有點古怪,但在小孩眼裏看會覺得親切,因為那像是他們自己也能畫到的圖畫。」長谷川義史受人注目的作品有很多,Apple第一次與孩子共讀他較早期的作品《秘密》時,覺得這書很無厘頭,但作者和繪者的創意卻深得孩子心。她更指長谷川義史的作品能巧妙地點到小孩感到趣味的要穴,貼近他們的生活經驗,將重要嚴肅的主題透過詼諧幽默的包裝來呈現。所以,也挑戰了被後天訓練總是要尋找意義的大人,尋回童稚之心。

■好書推介

《橘色的馬》

作者、繪者﹕劉旭恭

出版社﹕小魯文化

《秘密》

作者﹕內田麟太郎

繪者﹕長谷川義史

譯者:米雅

出版社﹕三之三

《這個禮物不想送人,我想要!》

作者﹕Rindert Kromhout

繪者﹕Annemarie van Haeringen

譯者:卿敏良

出版社:大穎文化

《鱷魚阿姨》

作者、繪者﹕Rebecca Cobb

譯者:艾可

出版社﹕水滴文化

■延伸閱讀

《艾德華 - 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作者、繪者﹕約翰.伯寧罕

譯者﹕林真美

出版社﹕阿布拉

內容:艾德華喜歡踢東西,有人對他說:「艾德華,你好粗魯。你老是踢東踢西的。你是世界上最粗魯的男孩。」艾德華變得愈來愈粗魯了。另外,他又是最污糟、最沒禮貌、最野蠻的男孩。直至有一次,一個大人用另一個角度去稱讚他,他的態度完全改變了。他做同樣的事情,原來別人眼中可以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演繹,令成人不禁想到,我們有時候也常常說孩子這樣那樣,也是在標籤孩子呢!

《謊言小精靈》

作者﹕Thierry Robberecht

繪者﹕菲力浦.古森斯

譯者﹕孔繁璐

出版﹕大穎文化

內容﹕莎拉把媽媽的項鏈弄壞了,每當她沒說實話,嘴巴裏就會跳出一個搗蛋小精靈,小精靈愈來愈多了,而且只有莎拉才看得到,莎拉該怎麼做,才能把這些討厭的小精靈變走呢?我們的真實生活中,做錯事時也許不敢據實告知他人,心裏都會覺得很不安,相信小讀者也會跟着莎拉一起經歷她內心的掙扎、難過,最後如釋重負,重新回復正常生活。

文﹕顏燕雯

圖﹕顏燕雯、資料圖片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