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Say:把學校設計成靈活的系統

文章日期:2017年04月18日

【明報專訊】常言道「以不變應萬變」,但面對今天現實社會的多變與複雜,過去曾經在全球市場稱霸的企業,如柯達及諾基亞,他們沒有犯錯,只是按部就班的經營,沒有採用「預應」的策略,忽視了靈活及模組化等關鍵需求,直到數碼化及智能產品出現,才知大勢已去,還魂乏術。

以柯達諾基亞為鑑

今天學校多以「不變」為發展策略,在學校網頁每年的「周年校務計劃」,以及「三年學校發展計劃」中,把既有教學策略或已發展的校本計劃,用不同標題或口號重新包裝,便可變成各科組的「本年重點發展事項」,既安全,又節省各項成本。學校可以持續以這個策略發展,是因着教育政策及資源,是因為社會對教育的「約定俗成」。但商業世界卻清楚地告訴我們,時代到了,菲林已被數碼相機取代,流動電話已被智能電話取代了。

學校要在今天的世代中變革,並持續成長,應從系統設計(System Design)中開始。「系統」是指一組相關元素彼此互動的連結,以達成某特定目標組成的集合體。很多人以為,香港的教育制度及指引十分死板,不能改變過來,但我作為津貼小學的校長,可以告訴你只要細心閱讀每一份指引及了解背後的設計,你會發現香港的教育制度十分先進及開放,問題在於執行者系統設計的靈活度。

香港制度先進 錯在執行

舉例說明,在2016年3月,教育局長吳克儉指出除非學生有特別需要,否則要求學校在大部分情况下,學生回家「零功課」,這引起了極大迴響。但其實只要翻查教育相關通告,很容易看到語句如「教師須因應學生的程度分配分量適中的家課」、「全日制上課時間時……以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休息、遊戲及發展興趣」、「學校應盡量在課時內安排時段,讓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完成部分家課……而不應令學生需在家中完成大量家課」等,當然要評論這事件的風波涉及很多因素,但卻可證明香港教育制度本身的設計與執行的落差。

能解決問題 才是好「設計」

只有當「設計」能解決問題時,才是好「設計」。單從學校設計「功課」,便能了解學校系統的靈活程度。一般來說,教師給予學生「功課」,是一種課堂必然的反射動作。當教師在35分鐘裏教授一至兩項課堂目標,便會條件式地給予10至15條機械式的作業或工作紙,背後同時假設﹕「當學生重複做10至15條題目,學生知識便會鞏固起來」。

從「靈活的系統設計」角度來說,學校系統內的元素應能被設計成解決問題的工具。「做功課」應設計成協助老師收集數據,了解自身教學效能的系統。例如老師在全班的功課數據中,見到只有30%的學生答對,學校功課系統應設計成老師自省課堂教學是否出了問題,讓老師明白到使用這個教學方法,學生不吸收,或許有一些教學難點,未能於課堂中妥善處理,需於下一節課繼續跟進。學校的不同軟件,如家長日的設計,應是安排在考試評估前進行,便能按功課數據與家長分析學生在試前需要預備的學習重點,就如驗身報告是設計為醫生決定用哪一種藥一般,彰顯功課系統設計的價值。

文﹕朱子穎(浸信會天虹小學校長)

■下期預告:陳敏儀(香港培道小學校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134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