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房四寶:只有偽興趣的一代

文章日期:2017年12月12日

【明報專訊】兒子納仁十分喜歡音樂,常在功課做得頭昏腦脹的時候,打開鋼琴來自娛一番,用他的說話,就是要「relax」一下。當朋友知道納仁從沒有報考任何鋼琴考試,都會感到詫異,從他們的眼神中,大概知道他們都認為這樣學琴是浪費金錢。音樂與藝術,作為一種興趣,是一種生活的平衡與調劑,無論是音樂作品或是繪畫創作,都可以陶冶性情,我常覺得,那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美。可是,香港卻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打造了只有「偽興趣」的一代。

音樂是生活調劑

大部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被要求培養出一種或以上的音樂或美術「興趣」,並要以獲得國際認可機構考試證書或比賽名次作為擁有這門「興趣」的證明。當然,對於本身沒有太多藝術或音樂基因的父母來說,要明白6歲兒子畫的黑方格是模仿俄羅斯抽象派大師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Suprematist)、或是要理解8歲女兒在彈奏巴赫(Bach)的賦格曲時為何不用踏板等,都是一種層次上的苛求。

父母在乎的不過是證書

父母目標清晰,所在乎的只不過是因這個「興趣」而來的一張能幫助入讀心儀學校的證書,不管是誰,只要可以幫助孩子在升中前考得八級鋼琴資格,就是一位好老師。當他們聽到子女用了兩個月時間還在學同一首歌或同一幅畫,就會認為老師如庸醫一樣在「揼症」(拖病情)。相對於音樂是否悅耳動聽、油畫是否視覺調和,家長或許更在意考琴或比賽的日期。

以學琴為例,父母那種愈快考完八級愈「着數」的心態,不單成為了孩子的壓力,也激發起家長與子女之間的張力。音樂非但沒有陶冶性情,最諷刺的是,孩子慢慢地失去了對音樂美藝那份天賦的「興趣」,每天的練習,不是生活中的調劑,而是沒完沒了的折磨。一個每天不斷重複着打字的打字員,無論打得多快多準,也不會享受打字,更不會視打字為他的興趣。在現實生活中,不知有多少孩子最終考獲八級證書之後,從此不再觸碰樂器,與之一刀兩斷。今天的孩子,大都不能確認自己的真正興趣,辛苦了這麼多年,他們只知道一件事:在入學報名表上興趣一欄填上的「鋼琴」或「小提琴」,絕對不是自己的興趣。

據悉,每年全球報考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試(ABRSM)的人數約有65萬,而香港這個小小的城市便佔了大概10萬。乍看這個數字,總會以為香港是一個音樂之都。然而,現實中的香港,這種音樂的培養卻止於一紙八級證書,父母大都不願孩子以「音樂」作為他們的發展方向。以今年2017的DSE文憑試數據來看,在52,058考生當中,報考音樂科的就只有169人。

兒子喜愛音樂,忙碌後會坐到琴前,用音樂給自己打氣。這種平衡與調劑,在我來看,實在比八級證書更加寶貴。

作者簡介:前校長、教育博士、大學講師,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文﹕歐偉民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68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