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難題﹕搬立會入課室 學校奇招教常識科

文章日期:2018年01月09日

【明報專訊】又踏入考試季節,很多家長正忙於陪太子讀書。要說近年最難考、最難溫的科目,肯定非常識科莫屬,皆因此科內容「博大精深」,由個人健康、自然環境,以至社會發展、公民角色、國民身分、中華文化,甚至是科學與科技、全球體系等等,都一一歸到常識科的頭上,不單讀的感到吃不消,就連任教的教師也大嘆招架不住。

化身議員 堂上辯論港旅遊業

這天,浸信會天虹小學的課室,搖身一變成為立法會會議廳,充當「主席」的常識科教師葉訊邦召開了特別會議,他要求跟5A班全體「議員」商討一下,香港旅遊業當前的發展與挑戰。在會議正式開始前,葉「主席」先向每名「議員」派發一部平板電腦,要求他們各自觀看數段網上短片,之後再以小組形式匯報,並在雲端網站Padlet就「香港旅遊業正面對什麼挑戰?」,以及「向香港政府建議解決政策」發表意見。

會議進行期間,氣氛雖未算熾熱,但各位「議員」總算有問有答。有「議員」認為,周邊地區如上海、新加坡等地的旅遊業近年急速發展,對香港構成極大威脅,建議港府要盡快開發新景點,提升香港的吸引力;亦有「議員」指政府只看重地產發展,欠缺保育意識,令舊有建築物、文化不斷消失,變相趕走一批喜歡研究文化歷史的旅客,因此建議當局重塑港式文化,並以此為宣傳賣點。

30分鐘匆匆過去,下課鐘聲響起,卸下「議員」身分的學生陸續離開課室,葉老師也可舒一口氣。「其實我覺得今日效果一般,或許是同學對立法會的認識仍處於初階,未捉到那種辯論氣氛。但在運用資訊科技方面,同學很熟習Padlet,也上網拿到資料重點去討論,而大部分組別亦成功找到對策給政府解決當下旅遊業的問題。」

內容難連貫 須費心設計課堂

常識科是行內公認最「難搞」的一科,原因是課程範圍既闊且散亂,亦難以依書直說,教師每每要花上大量精力去設計課堂。「這科最大的問題是內容不連貫,今個章節講科學,下個章節可以講毫不關連的歷史、經濟,所以很難像其他科目般,以螺旋式建構知識。如果想學生學得有趣,老師便要花更多心思設計更多元的教學法。」葉訊邦說。

內容愈來愈深 教師邊學邊授課

天虹小學常識科主任吳嘉淳亦不諱言,常識科課程冗贅,內容總是有增無減,除近年熱推的STEM外,2018/2019學年還要再加入電腦程式編寫(Coding),令前線教師壓力大增,她經常每天只睡4小時,「現在作為常識科老師,除文、理科要識之餘,連電腦編程都要懂,實在很吃力,我自己也是邊學邊教的。學生亦一樣,課程範圍太大、內容亦愈來愈深,尤其高小需要學習一些複雜的經濟概念,例如股票投資,成年人都未必明白,何况是小朋友」。

一年內兩增課程指引

政府近年不斷「優化」小學常識科課程,在2017年7月,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更新了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雖仍舊涵蓋6個學習範疇︰「健康與生活」、「人與環境」、「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社會與公民」、「國民身分認同與中華文化」和了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但內容就有不少增潤,包括在「社會與公民」的學習範疇,於第一學習階段(小一至小三)新增認識「一國兩制」,在第二學習階段(小四至小六)加入「《基本法》的憲制背景」;在「國民身分認同與中華文化」 的學習範疇,初小要學習「國歌」、「中華民族的起源」,高小則新增「抗日戰爭」、「從古蹟看香港與國家歷史與文化的承傳」等內容。

同年11月,課程發展議會又編訂《計算思維——編程教育》小學課程補充文件,建議學校每學年在高小分配8課節至16課節,讓學生學習和掌握計算思維和編程技巧。文件提供幾種實施模式供學校參考,其中一種是可考慮將編程內容併入高小常識科之中。

葉訊邦笑言︰「坦白說,課時有限,一般學校都是頂多得4至5節常識課,若要跟足教育局的指引全部涉獵的話,有些課題肯定只能蜻蜓點水。我個人認為,認識祖國內容佔太多,為什麼不給學生認識多一點他們身處的香港呢?這個更實際。」

文︰沈雅詩、李樂嘉

圖︰劉焌陶、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封面圖︰liza5450、imtmphoto@iStockphoto、資料圖片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71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