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有辦法﹕發明「神奇切餅器」奪金 不完美生日會 激發小創客探究精神

文章日期:2018年02月06日

【明報專訊】要裝備孩子成為廿一世紀的主人,單靠死讀書已經行不通,要培養他們的創意思維、解難能力,以至對學習的主動性,才是出路。

迎合新一代學習需要,有小學兩年前在校內推動創客運動(Maker Movement),鼓勵學生化身小Maker,把腦中的點子結合學科知識,製成實體產品。這種體驗式學習,不單激發起學生自主學習,還為他們帶來很多發明獎項呢!

文︰沈雅詩

圖︰劉焌陶、受訪者提供

一個籃球架框、一條結他線和一個轉盤,三件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卻原來可以製成一個「神奇切餅器」,還替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三年級學生胡嘉怡、蔡若素和衛佳凝奪得「第五屆香港國際學生創新發明大賽」初小組金獎!而引發這三名小小發明家的創作意念,源於一個不完美的生日會。

「去年8月我開生日會,但爸爸媽媽切出來的蛋糕是一件大一件細的,非常不公平,而且刀子弄得蛋糕的切邊很不整齊,破壞了整個蛋糕的賣相,很掃興。」佳凝說。

教師引導思考解難

佳凝把這次經歷告訴好友嘉怡和若素,三姊妹決定用科學精神解決這個煩惱,她們希望可以有一個創新發明,能把蛋糕切得平均兼美觀。三人開始構思,並初步商議可在一個圓形框架上安裝切割器,若素表示︰「我們想找一個比呼拉圈小一點的圓形框架,但一直毫無頭緒,直至有天,弟弟在家裏玩籃球,我突然靈機一觸,把那個玩具籃球架的網拆走,不就成了嗎?」

之後,她們很快意識到同時需要一個轉盤,方便一邊轉動蛋糕一邊切。但用什麼做切割器,這才是關鍵。當記者抓破頭也想不出來時,嘉怡揭開謎底,「是結他線,它足以切割蛋糕,但又不會破壞蛋糕的結構,切出來的蛋糕亦會很整齊」。

「神奇切餅器」的雛形已經設計好,不過,這班女孩子還得解決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如何才能切出大小均等的蛋糕呢?三姊妹在電腦課時,學過用Microsoft繪畫圓形圖,但卻不懂得如何均分,遂主動請教班主任兼數學科教師何洛澄。

「因為三年級未學分數,所以在均分的概念上,她們比較模糊,於是我逐步引導同學思考,再教她們如何在電腦圖表達出來,之後再製成提示線,貼在轉盤旁邊。只要按照提示線的位置去切,不管是分成4件、8件或16件,每件蛋糕的大小都是均等。」何老師說。

培育創意思維 鼓勵動手做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嘉怡、若素和佳凝之所以充滿探究精神,全因學校不斷營造創客氛圍。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校長陳淑兒稱,辦學團體和校方近年也洞察到創新科技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因此兩年前投放大量資源,在正規課程以外,再透過多元智能課,培育學生創意思維,鼓勵他們動手做。

她補充︰「學校推行電子學習有一段時間,同學已熟習『翻轉課堂』的學習模式,而且很喜歡自學。於是,我們在兩年前再刻意滲入創意發明的學習元素,一方面培訓教師,鼓勵他們在課堂上,尤其是數學科、常識科,多用探究、體驗的學習模式,代替傳統單向式的教授;此外,在多元智能課也加插了多個具Maker元素的活動小組,例如STEM培訓班、編程班、科學學會等,全方位推動學生不斷嘗試,由無到有,創造更多可能。」

師生努力不懈,難怪該校在「第五屆香港國際學生創新發明大賽」中共奪得三金三銀一銅的佳績,成為全場總冠軍。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76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