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有法:專題研習日任務大挑戰 小學生設計師 搭建舒適蝸居

文章日期:2018年03月13日

【明報專訊】他們身穿校服,身分卻不止是學生!說的是大角嘴天主教小學的同學。有的變成家居設計師,負責替蝸居大變身;有的化身小廚神,炮製健康美味的饅頭……

原來,學校每年都會舉行三天的專題研習日,同學不用坐定定聽書,但要完成不同任務。落手落腳的體驗,不但為校園生活帶來新鮮感,更有助他們建立正面價值觀。

文︰李樂嘉

圖︰蘇智鑫

每逢學年中段,大角嘴天主教小學的學生就會異常興奮,因為有足足三日時間能完全拋下課本,投身專題研習。學校課程主任潘偉強介紹指,三天的專題研習日,全集中於一周內舉行,各級主題都不同。以今年為例,小六生研究香港居住問題;小三生認識食物營養,建立良好飲食習慣;年紀最小又愛玩的小一生,就要設計心目中最理想的公園。

蒐集新聞 「實地」取材

內容聽起來大相徑庭,但潘偉強解釋,所有主題都跟學校的核心價值相關,包括珍惜生命、重視家庭、堅守真理等,「像居住問題,的確是複雜的社會議題,不過同學也可思考,在擠迫環境中,屋內的人如何和諧共處?居住環境對人與人的關係有沒有影響?這就跟家庭相關了」。

由於學校位處的大角嘴是以基層家庭為主的舊區,故潘偉強設計六年級教程時,便把居住問題的焦點放在蝸居上。同學事前要找一篇有關蝸居的新聞報道,如香港的劏房數字、太空艙的出租消息、青年住屋情况調查等。之後分成五至六人一組,設計一間貨櫃屋,供所有組員入住,並利用A3紙盒製成模型。

屋內固然要有生活必備設施,如牀、洗手間等,老師也要求他們預留空位,讓屋內人相聚一起。要做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相當考同

學的心思,潘偉強便設法讓他們了解蝸居的實際面貌,「最理想當然是現場參觀,但蝸居太擠迫,根本沒可能安排所有同學入內。幸好市區重建局的市區更新探知館設有板間房、籠屋等的實境,老師用了360度全景拍攝的技術,將環境拍下來,讓同學參考」。

體會基層住屋問題

有了老師提供的資料,在專題研習第一天,同學便畫好貨櫃屋的平面圖,第二天就帶同發泡膠、碎布、飲品包裝盒等,製作一件件小家具,「同學最常用的策略是使用碌架牀,或者可儲物的梳化牀」。

像小六生林汶慧,她事先蒐集大量資料,如家居設計圖、可摺疊家具的圖片等,再跟其餘五名組員商討設計方案。她在網上發現有三層睡牀,只需兩個牀位就足以容納所有組員,提議採用;又建議使用摺疊的桌子,只在做功課和吃飯時才佔位。結果,小小屋子裏竟然騰出了不少空間,「即使有空位,我也覺得毋須加新的家具,既方便走動,又能保持空氣流通」。

汶慧直言,做專題研習前,從沒想過蝸居問題如此嚴重,「在資料蒐集期間學到很多設計家居方法,但相比之下,基層的住屋情况令我更難忘」。製作迷你模型尚算簡單,在現實世界改善住屋環境,肯定困難得多,「長大後,如果有朋友住在擠迫的地方,我會嘗試給予設計的意見,盡量節省空間。但看新聞時發現,太空艙等面積愈來愈細,設計便更難了」。

三年級廚神 買餸學格價

當小六生在住屋問題上大費周章時,小三的學生則花盡心思,為生日會設計餐單。他們的專題研習主題為「健康小廚神」,最終任務是為生日會設計出美味、健康兼價格相宜的餐單。

孩子通常都嘴饞,要推動他們吃得健康,先要介紹營養資訊。在專題研習第一天,潘偉強安排了營養師到校主持講座,傳授食物金字塔等概念,又介紹各樣營養素的益處。有了基本認知後,同學會細閱家常菜食譜,如老少平安、腰果肉丁等,比較哪個菜式較健康。

另一樣同學要學習的,是「紅黃綠燈」小食分類法:綠燈小食可經常食用,如水果、麥包等;黃燈小食則要注意食用量,如燒賣、焗雞翼;紅燈小食如炸魚蛋、薯片等,就少吃為妙。分組討論生日會的餐單時,他們也要為每樣食物界定,是屬於紅燈、黃燈抑或綠燈小食,確保比例恰當。

除此之外,同學會用平板電腦,在超級市場App上格價。潘偉強解釋,選購食物原則有二,健康得來,價格也要負擔得起,「我們將限額設定為150元,而在App上選購食品,一來方便他們計算金額,二來可比併不同品牌的價錢」。之後同學回家蒐集圖片,準備用畫紙、顏料及食物圖片,製成各組獨一無二的餐桌。

餐桌的製作於專題研習最後一天舉行,而第二天則是同學們最興奮的時刻!他們親自搓麵糰、加配料,炮製北方饅頭,「健康飲食是要實踐出來,所以單靠傳授知識或模擬生日會,我們略覺不足,便邀請擅長煮食的家長到場,跟孩子一同動手搓饅頭,孩子們還創意大發,搓成心形、星形等」。

加配料搓饅頭 學南北差異

小三生晉晞璇(圖b前排右)的爸爸James(圖b後排右),是其中一名到場的家長,本身是北方人的他指出,北方饅頭糖分少且沒有餡料,符合健康飲食原則,而且經蒸製後,同學會即場食用,「吃回自己做的食物,孩子分外開心,對所學的營養知識有更深印象。由於女兒本身愛零食,我想藉此機會叫她吃得健康點」。

晞璇的意外收穫,是學習到中國南北方的知識,爸爸笑言,女兒以前只認識廣東省,以為廣東省以外便是北方,「直到今次做北方饅頭,她很好奇為何沒有餡料,跟日常吃的包點不一樣,便跟我一起找資料,了解中國南北方飲食的特色。過程中又認識了文化、氣候等差異」。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81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