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課﹕走入孩子內心助解鬱結 家長學遊戲治療 做最佳輔導員

文章日期:2018年05月15日

【明報專訊】「養不教,父之過」、「慈母多敗兒」等傳統觀念,都強調了父母督促管教子女的角色。不過,專家指出,家長更重要的任務其實是當孩子的「輔導員」,而最佳的輔導工具,正是遊戲!研究又發現,當家長恆常以「輔導員」身分應用「親子遊戲治療法」時,能有效幫助子女克服並預防各種情緒及行為問題,大大減少親子間的張力。

文︰沈雅詩

圖︰沈雅詩、受訪者提供

在不少家長心目中,灌輸孩子知識,糾正他們的偏差行為,是父母的天職,但資深輔導員劉雪霞說,若家長只着重「管」或「教」而忽略照顧小朋友的情緒需要,孩子終究難有好行為的。她說:「家長或許會發現,為什麼常常教導孩子要乖、不要說謊、不亂發脾氣,但他們總是做不到?其實當小朋友內心有很多艱難、很多困擾,或者根本連情緒也不穩定,他們是沒可能做出好行為的,亦難以專注學習。」

遊戲玩具如文字 具體表達內心

成年人心有鬱結,會懂得找人傾訴,但兒童年紀尚小,未必能用言語完全表達自己,因此旁人也難以觸摸他們的心事。所以,要輔導小朋友,唯有使用他們獨特的「語言」和「文字」——遊戲和玩具!

早在90年代初把「兒童為本遊戲治療法」由美國引進香港的劉雪霞表示,在遊戲中,兒童能夠自由暢快地把內心世界具體地表達出來,帶來治療效果,「小朋友常會把生活經驗玩出來的,比方說孩子試過大病,甚至曾經留醫,他們就往往會透過角色扮演遊戲,例如扮演醫生,以這個幻想的身分去改寫不愉快的經驗,從而治療自己的情緒,化解內心鬱結。」

掌握技巧態度 家長不遜治療師

「兒童為本遊戲治療法」雖然是一種專業輔導法,但包括Garry L.Landreth在內的數名美國心理學家,很希望家長也能成為子女的輔導員,經過他們整合,其後於「兒童為本遊戲治療法」的基礎上發展出「親子遊戲治療法」。師承於Garry L.Landreth的劉雪霞,亦在90年代尾在本港開始推動「親子遊戲治療法」。

「無數研究結果都證明,倘若家長能夠充分掌握『兒童為本遊戲治療法』的技巧和態度,並用『親子遊戲治療法』替自己的孩子輔導,其實小朋友得到的治療成效,不比由專業人士所進行的為低。」

切身感受情緒 提升自信助自控

有別於一般親子遊戲,家長只純粹作孩子的玩伴,「親子遊戲治療法」強調家長是輔導員,因此,在孩子主導的遊戲時間內,他們需要細心聆聽小朋友的聲音,並以「同理心」、「明白」、「接納」的態度,作出合適的回應。「『親子遊戲治療法』要求每周有30分鐘的『特別遊戲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家長要學習準確回應子女在遊戲時所表達的情感,例如說『你很開心』、『你很憤怒』、『你很失落』等,讓孩子知道你是關注他的,你聽到他的心聲、你明白他、你尊重他、你重視他,藉此幫助孩子提升自尊、自信及自控能力。」

劉雪霞笑言,每周一次的「親子遊戲治療法」是「有病醫病無病強身」的活動,但她亦鼓勵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時刻實踐「兒童為本」的精神,「意思是多從兒童的角度出發、設身處地去感受他們的感受。例如,當孩子考試測驗拿100分,他得意洋洋時,家長不應『潑冷水』,而是可以說一句『你拿了100分,很開心啊!』,這就是明白他的情緒;相反,小朋友放學回家,看來不在狀態、木無表情,『你今天好像有些心事,不太開心』這句話,就可用來表達關心。子女的喜怒哀樂,是需要父母去留意的」。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90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