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倡議﹕政府不資助 校方卻步

文章日期:2018年05月22日

【明報專訊】坊間雖有託管服務,但政策一日未臻完善,始終難令普遍家庭受惠。政府2012年透過關愛基金,推出「課餘託管試驗計劃」,撥款予學校和機構,以提供課後學習及支援活動。2014年更配合「課餘託管收費減免計劃」,有約500人可獲全費津助,接受託管服務。

但在去年,政府推出為期3年的「放寬『課餘託管收費減免計劃』下低收入家庭入息上限及增加減免名額試驗計劃」,一方面雖將全費津助名額增至2000人,但另一方面,學校卻沒再獲認可為託管服務提供者,撥款對象只集中於機構。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直指,社區資源雖然重要,惟最令家長安心的,始終是在校託管,「學校是最安全的地方,放學直接留下來,解決了接送問題,更不用擔心去託管中心、去補習社時會發生危險」。

她心目中的理想情况,是學校能延長開放時間至晚上7時,並在特殊的學校假期,如教師發展日、家長日等,提供假期託管服務。但現在政府不向學校提供資助,只會令校方卻步,「可能要請黃昏老師,或者調配假期人手,人力資源和保險費都是負擔,有賴政府給予實質支援」。

建議中央調配各區託管名額

至於提升了全費津助名額,施麗珊直言依然太少,「現時估計本港有十多萬家長,因要照顧12歲以下兒童而未能全職工作,遠多於2000人的資助名額」。對貧困家庭而言,託管服務不足會妨礙脫貧,「家長找不到合適工作,不是找兼職,就是工作地點要離家非常近。有些家長覺得太難找到工作,即使老闆開價很低都會接受」。

她提議政府以中央調配方式,分配託管服務名額。現時每個地區有既定服務名額,但其實需求有別,「深水埗的基層家庭特別多,申請往往爆滿,其他地區卻隨時有多餘名額,分配時應增加彈性」。另一彈性方法是推出託兒券,供家長買服務或聘請保母,自行選擇合適服務。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91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