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導航:離地的同理心

文章日期:2018年06月05日

【明報專訊】一天老師焦急地敲着社工室房門,說一名中二女生的情况很麻煩,常欠交功課,又累積了不少遲到紀錄,已要求爸爸來校見面。於是幾名老師便和我一起與爸爸見面。

陳先生,女生的爸爸,是一名單親家長,獨力照顧女兒。他特別提到家中的經濟問題,自己需打兩份工,每天都近乎八九點回家。這時候,我左手邊的老師向爸爸表示,太少時間相處是否令女生懶散、「無王管」的原因。爸爸說自己已不斷勸導女兒用心上課,也叮囑她早睡早起,避免遲到等。我右手邊的班主任則溫柔地鼓勵爸爸說,可以的話,減少享受,只打一份工,好好照顧女兒。爸爸尷尬的回應,其實打兩份工也很無奈。然後,坐在對面的輔導老師,鄭重地詢問爸爸,女兒重要還是工作重要?又苦口婆心的勸爸爸要平衡不同角色,就算身邊有人幫忙,最終也得靠自己振作。

最後,會面結束了。爸爸表示歉意,並承諾會努力教導女兒。老師們臨走前還不忙提醒爸爸應該要找社會福利署社工幫忙。

反思說話的影響力

故事到這,讀者有何感覺?平靜?困惑?我要強調的是,這些都不是錯誤的回應,很針對怎樣解決問題。作為輔助專業人員,不能否認說話是其中一樣我們發揮影響力的工具。我們常常要反思自己的說話所帶出的影響,是學生、家長面對困難的幫助?抑或阻礙?對於受問題困擾的人來說,會否更沮喪?對於那個爸爸,那些回應是否令他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家長?還是更覺失敗、更覺無力?那些回應是突顯了或是扼殺了一個捱更抵夜照顧女兒的好爸爸?

正確答案非最好回應

大人樂於鑽研問題、解決問題。所以當人受問題困擾時,我們不期然着眼於那人做了什麼、應該做什麼。但當我們只重視問題本身,而忽略了人們面對問題的掙扎、無奈、痛苦,我們只不過自說自話罷了。說話的藝術好比一趟旅程。當人們踏上解決問題的起點,整裝待發,我們這些同行者卻一味訴說終點的風光明媚,難免予人離地的感覺。離地的同理心,往往是忽略了談話旅程裏的內容而回應過急。

正確的答案並非最好的回應。何不食肉糜的故事耳熟能詳,但有時我們做了晉惠帝也不自知,還在那邊沾沾自喜。

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文﹕洪欣欣(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93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