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解困﹕清理情緒「垃圾」 累積正面「財富」

文章日期:2018年09月04日

【明報專訊】在校不適 回家「痊癒」

開學初期,學生難免緊張,家長亦要密切留意子女的情緒狀况,適時為他們提供支援,防止悲劇發生。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張燕鈴指出,已確診有情緒病患或懷疑有情緒病患、對自己的學業有非常高要求的小朋友都是較明顯的高危一族,但還有兩類人常被大家忽略,包括有身心症(psychosomatic disorder)特徵和在學校孤獨「內向」的學童。

有身心症特徵的學生,例如臨近開學或考試的時候,他們會遲到、不願起牀,甚至有突如其來的病痛,如頭痛、腸胃不適、呼吸困難等,但回到家中或不用上學時就會「痊癒」,去看醫生也會說身體狀况沒問題,張燕鈴指這可能是小朋友有情緒累積未處理,因而影響身體,家長更需多加留神。

獨行俠無朋友 不容忽視

另一類,則是與同學關係較差,經常獨自一人小息、午飯的學生,教師和家長都可能會說他們只是性格較內向、文靜,但張燕鈴認為這些個案往往十分高危,家長不容忽視,「他們沒有朋友,沒有support,就算嘴裏說不介意,亦無投訴,但其實每一日都會累積很多負面情緒,亦會感到社交焦慮或孤獨感」。正因沒有投訴,也不懂得求救,所以家長更要主動了解小朋友,多關心他們的社交情况、上學時的感受,而不是將焦點放在功課上。

由負面轉為欣賞自己

以上幾類高危學童,在日常生活中均累積了很多負面情緒,張燕鈴建議家長可以用累積正面「財富」和定期清理情緒「垃圾」兩個方法來幫助小朋友走出負面陰霾;健康的小朋友同樣可以用這些方法建立正面思維和學習處理情緒。

要為小朋友累積正面「財富」,家長可以用「正面字詞表」幫手。詞表上會有「富同情心」、「誠實」等正面詞語,父母可以叫小朋友回想人生,有沒有經驗能夠證明自己有這些特徵,有的話就圈出來成為他的「財富」,張燕鈴解釋:「就像儲錢到錢罌一樣,小朋友由覺得自己一個優點都沒有,然後透過客觀資料回顧開心的經驗和發現自己有正面的特點,嘗試由負面的世界觀,轉為欣賞自己」,她認為最重要是能令小朋友從自己角度出發去看他擁有的東西,而不是由家長或教師告訴他,「因為講道理的成效不大,但如果由情感出發,加上是自己有過的感受,效果就會顯著得多」。

鼓勵孩子表達負面感受

張燕鈴亦建議家長在家中建立一個分享負面感受的時間,「我比喻情緒就好似垃圾桶一樣,需要日日清理,不能令它滋生細菌和發臭。但華籍家庭最大問題是不講負面感受,可能你表達一些不滿,屋企人就會制止你:『你唔好咁睇啦』,慢慢小朋友就會收起所有負面感受,但又處理不了,於是乎不斷累積」。

清理「垃圾」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容許小朋友表達負面感受。家長如果覺得無從入手,可以用一些情緒卡來輔助,與小朋友以卡牌遊戲的形式,輪流抽出卡牌,分享當日有沒有發生過令他有這種情緒的事情。分享之後,家長不要急着教他解決辦法,應該先表示明白和接納,讓他們知道有負面感受是正常不過,然後才一同想辦法解決。

一起探討情緒背後信息

張燕鈴不建議家長給小朋友硬塞意見,而是應該跟他們一起探討該情緒帶給我們什麼信息,再作回應,她舉例:「這件事中你覺得很生氣,『生氣』的出現帶來了什麼信息?可能是告訴你『這個是我的底線,不可以再被人欺負』,然後我們便可想想做什麼可以令生氣程度慢慢降低,可能是跟對方表達:『不可以再欺負我』,或者在冷靜後想想對方的動機,他可能不是故意的,你就會不那麼生氣。所以,我們需要因應事件和所產生的情緒去想處理辦法,而不是劃一用一套方法去處理生氣這種情緒。」

以上方法可以幫助小朋友紓緩情緒問題,但如果家長發現情况嚴重或不懂得處理,應盡快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6期]

相關字詞﹕湊B經 防止自殺 親子話題王 關你B事 情緒健康 每日明報-Happy Pa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