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化成操控的集體焦慮

文章日期:2018年09月11日

【明報專訊】九月開學天,一張張上學去的相片在臉書上洗版。帥氣照片的背後,也許有一些家庭為了如何做好後勤、配合孩子適應校園而如臨大敵。夜半,有媽媽細訴孩子如何堅撐了一整天,卻終在聊枕頭話時忍不住流淚。心疼的大人為此互勉,加油啊寶貝,加油啊媽媽……

育兒資訊氾濫 追逐「最好」成常態

香港社會的氛圍,對父母的要求極高,也易形成非常巨大的壓力。社交媒體每天充斥大量日新月異的親子資訊,直接間接地驅使父母追逐一條「給孩子最好」的路。引向這條康莊大道的,可能是各式商品、遊戲場所、課程資訊、社福資源、選校心得。家長往往會不自覺地擔心,一旦收風有漏又或不慎掉隊,就可能令自己或孩子「錯失了些什麼」。

我曾經有一段日子,視這為庸人自擾、怕執輸的羊群心態,認為出路在於家長個人的「定力」。直至有一次跟一個老同學聚頭,她提到自己曾是學業不佳、被看不起的一群。我赫然驚覺,眼前的老友勤奮踏實,在功利社會中卻只能蹣跚而行,我一直引以為傲的「定力」,其實很大程度只是來自我的幸運——幸運累積得來的自信。嘗試想像自己也長久處於前路晦暗的狀態,也許我也會同樣地渴求安全感,渴求一條「安全」的路?

家長焦慮源自我城不安

由此我明白到,家長們輕易被召喚出來的焦慮,其實源自我城集體意識中異常高漲的不安感,那是一種求存的表徵。也許我亦有自己的焦慮,只是表現於不同的形式。焦慮化成操控的欲望,渴望透過操控取得期望中的「安全結果」。於是產生許多「直升機家長」,以及慣受操控而失卻自信的孩子。

無論是教育大師又或內容農場的文章,都常提到一點——「孩子的問題源自父母」。作為一個責任感強烈的媽媽,每次看到這個警醒,我都難免內心一沉。是的,這是真得不能再真的道理和學習。但同時,這句話可會把多少父母壓得透不過氣?

以孩子為鏡 修正自己

我想,本身自我壓力大的家長必須先提醒自己,「孩子的問題源自父母」這話的含意並不在於問責、指摘父母一手釀成了孩子的問題。孩子出現問題,其實是為了提醒我們自己的問題。孩子以自身作為父母的鏡子,不應視為指摘,而是一種忠誠的愛。為了憐惜為我們作鏡的孩子,我們更應好好直面自己的問題,修正自己。

那麼,當此時勢,在我城的集體躁動不安當中,我們該如何修正這個容易焦慮的自己?我想,第一步是內心的覺醒——帶着一份自愛,區分自己與集體情緒的界線。安靜修心,嘗試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孩子一起安靜和平地處理好每一個當下。最重要的是,讓孩子長成他要長成的樣子,而不是我期待的樣子,信任孩子會有自己的路,那怕崎嶇不平,相信那崎嶇最終只會成就孩子。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文﹕葉杏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7期]

相關字詞﹕名人KOL 葉杏麗 媽媽維特 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