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在起跑線﹕讀特殊學校成轉捩點 金牌飛魚鄧韋樂 水中尋獲人生目標

文章日期:2018年09月25日

【明報專訊】香港家長的眼光從來只放在起跑線,以為孩子的學業好便等於將來可成為人生勝利組。事實上,成績好不一定成就高,起跑落後的孩子,也不是注定一生平庸。《Happy PaMa教得樂》推出全新欄目——「輸」在起跑線,每月找來不同界別人士,以自己過去落後別人的經歷勉勵大家,只要懂得把握人生轉捩點,誰都可以活出精彩人生。像即將出戰2018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的鄧韋樂,誰會想到小時候發展遲緩的他,長大後會成為奧運金牌飛魚?

文︰李樂嘉

「一去到泳池,他好像變了另一個人,眼神都不一樣了。」

這是鄧媽媽對愛兒的形容。採訪當日,21歲的韋樂從跳台躍進水裏,一鼓作氣就游了半個直池;記者着他只需示範一下泳姿,不必太賣力,他從水中冒出頭來,笑道:「我已經好輕鬆的了。」置身泳池的韋樂,擺脫了平日的羞澀,從容又專注,證明鄧媽媽所言非虛。

發展遲緩 讀主流校吃力

誰想到這名游泳健將,小時候卻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大約2歲時,媽媽注意到他的成長比同齡孩子落後,尤其言語能力最弱,便安排他參加坊間課程。言語表達、手眼協調、大小肌肉協調等,統統都要訓練。

訓練持續了兩三年,卻未為鄧媽媽帶來滿意的結果,升小學前,韋樂接受了兒童體能智力測驗,評估指出他應入讀特殊學校。媽媽一時難以接受,「我和家人商量,很想堅持讓他入讀主流學校,至少先嘗試一下,可能情况不是那麼壞呢!」

抱着一絲僥倖心態,7歲的韋樂升讀了主流學校,初時成績不算太差,過了不久卻「見真章」,「一年後已見到他退步了許多,即使老師替他補課,成績仍是不理想」。考試及格是奢望,單是追上日常的學習進度,已叫兩母子疲於奔命,「課堂上學過的東西,每天回家都要從頭學起,花很長時間給他補習,他才能記住一點」。

鄧媽媽花盡心力,韋樂也讀得辛苦,他說:「我印象中,老師說話特別快,想聽都來不及。」那段時期,他特別易與人起衝突,「可能見我成績不好,有同學會取笑我,我又有點暴躁,聽到就動手還擊」。校方的投訴接踵而至,輕則來電,重則見家長,試過一個月見家長四五次。

到了二年級,鄧媽媽已經心中有數,知道主流學校不適合兒子。轉變的導火線則出現在三年級,「老師對我說,不如他不要參加今屆陸運會,因為學校人手不夠,不能照顧他或處理他的行為問題。但韋樂性格較活躍,連這些活動都不能參與的話,他一定不開心」。

情緒影響學習表現

教師的提議令她難受,但亦開始反思如此下去是否最適合兒子?「情緒平靜時,韋樂是很受教的,教他做錯事要道歉,他都願意。但那時的他沒有笑容,讀得不開心,脾氣自然大,講什麼道理都不會聽入耳,行為也愈來愈差。」鄧媽媽決定讓韋樂轉校,入讀專為輕度智障兒童而設的才俊學校。

媽媽經歷了一番掙扎,作為兒子的卻沒想太多,「媽媽說可以轉校,問我想不想試,我說好,反正我都不知主流學校和特殊學校有什麼分別」。可是上了幾天課,韋樂便體會到兩者相差很遠,「老師教的內容怎麼這麼容易?為什麼我忘記了課文,老師又會重複那麼多次?我能理解的東西多了很多」。

特殊學校教師受過專業培訓,自有一套教學技巧,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例如中文課上先給他們看圖,用作構思小故事,進而提升思維、組織力等;亦有言語治療師協助韋樂,改善表達能力。學業上應付得來,他和同輩的關係都改善不少,「很多同學都無法與人溝通,很難真正交流,但聊天『九唔搭八』都沒所謂,至少不會起衝突」。

轉讀才俊學校 游泳天賦被發掘

不再勉強適應主流教育,反造就了韋樂的人生轉捩點:他的游泳生涯正是從才俊學校展開。着重體藝的才俊學校,有林林總總的課外活動,如游泳、羽毛球、樂器等,令學生的才華有機會顯露出來。韋樂以往有參加暑期游泳班,教師得知他懂游水,便叫他參加校內水運會選拔,「我都不太清楚去選什麼,但既然懂游泳,便去玩玩吧」。

選拔裏,教師發現他游得不錯,先叫他參加校內游泳班;游泳班教練進一步肯定他的資質,便聯絡香港智障人士體育協會(下稱協會),推薦他去接受有系統的訓練,參加比賽。事情完全出乎鄧媽媽意料,「我是見他喜歡玩水,又想他有一門求生技能,才讓他每年暑假都去學游泳,沒想過他愈游愈出色」。

眼見兒子因游泳而有改變,她樂見其成,「雖然轉校後,學術上理解得好了,但始終沒太大學習興趣,反而游泳時有一副戰鬥格」。在泳池認真訓練,在家裏就重看比賽的短片,研究動作是否做到最好,「我覺得游泳令他找到目標,如果這條路能發展下去,就讓他試吧,試完行不通,退下來也不遲」。

如今這條路愈走愈遠,透過協會的選拔制度,韋樂獲選入香港代表隊。由於他較遲起步,故一選就進入B隊,「年紀差不多,但大家八九歲時在C隊受過正規訓練,所以我有點落後,幸好教練助我一步步追上來」,半年多後他升上A隊,15歲時首次參加殘奧,2016年在里約殘奧登上最高頒獎台,於男子S14級200米自由泳中奪得金牌。

回想起奪金一刻,鄧媽媽說得歷歷在目,「我沒期望他取得頭三名,當他第一個到終點時,我整個人都打震,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事實」,她本身在拍攝比賽實况,事後重看拍下的片段,「在衝線關頭,鏡頭都不知被我搖到哪兒了!心情很複雜,激動得來又很欣慰,他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朝上課午練水 努力終得成果

韋樂為游泳的付出,媽媽全都看在眼裏。還未中學畢業時,他一直兼顧游泳與學業,每周訓練6天,上午上學,下午練水,傍晚回到家已疲憊不堪,「有時他會直接睡,第二天起牀做功課,亦有交不到功課的時候,但努力終於換來了成果」。

留在適合水平 發掘長處

以往千方百計,想兒子的學術表現追上主流,到了今天,鄧媽媽的心態有了180度轉變。完成中學學業後,韋樂選擇成為全職運動員,她都全力支持,「我相信大多數父母心中,都想孩子入讀水平較高的學校,學術方面有很大的發展。這也曾是我的心態,但我已放開了,與其強迫他達到高水準,我寧願他留在適合的水平,發掘其他長處」。

◆鄧韋樂小檔案

鄧韋樂今年21歲,2012年首次代表香港,出戰倫敦殘疾人奧運會,在2014仁川的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分別於200米自由泳及100米背泳奪得金銀牌,前者更打破亞洲紀錄。及至2016年的里約殘奧,他為香港奪得該屆首面金牌。當時他仍在才俊學校求學,畢業後轉當全職運動員。下月他將遠征印尼,出戰殘亞運會。

■有片睇︰goo.gl/D1qfmT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9期]

相關字詞﹕「輸」在起跑線 鄧韋樂 湊B經 與別不童 親子話題王 每日明報-Happy Pa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