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讀好書:身在福地 認識苦難 從繪本讀難民故事

文章日期:2018年10月02日

【明報專訊】在香港這片和平的土地上,天災和戰亂只在新聞中出現;他方有人被迫逃離家園,甚至每日面對生命威脅,對我們的孩子來說難以想像。不如翻開圖書,細讀有關難民的真人真事,以及其他社會大事,培養對世界的關懷。

文︰李樂嘉

約一年半前,作家方舒眉偶爾結識了聯合國難民署的代表,談起難民流離失所的慘况,「2017年全球有超過6800萬名難民,面對戰爭、暴力等,我覺得這議題十分值得關注。對方邀請我寫書時,我便答應了」。這與她的個人成長也有關係,方舒眉的父母當年從內地逃難來港,爸爸做夢也夢到打仗,「戰爭破壞很多人的正常生活,所以身在相對和平的香港,都應努力宣揚愛與和平的信息」。

她在今年6月推出兒童書《飛越苦難》,賣書的收益將在扣除成本後,全數捐予聯合國難民署。書中記錄了7名難民的真人真事,他們面對戰亂、走難,並沒有自怨自艾,反而堅持追求人生目標。難民議題聽起來沉重,卻選了小朋友為目標讀者,方舒眉指出原因有二,「一來我一向有為小朋友寫書,二來全球難民中有不少是兒童,小朋友更應有同理心,嘗試了解他們能不能讀書、怎樣生活等」。

難民人口多的地區,如敘利亞、烏干達等,地理位置和文化都跟香港相距甚遠,但香港也住有一定數目的難民,為逃避天災人禍而來,方舒眉指出,社會裏不少人戴着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甚至將他們聯想為犯罪分子,「一有南亞人士犯法的新聞,人們便更易標籤他們,說他們佔資源、打黑工、做壞事等」。

放下成見 認識難民真貌

所以方舒眉想藉這本書,鼓勵小朋友了解難民,「書中人物飽受苦難,仍然自力更生,小朋友看完他們的故事,可進一步從不同途徑,如上網等,去認識難民的真實面貌,而不是道聽塗說」。

消除負面眼光後,接下來是思考如何關心他們。在香港,難民定期要面見入境事務處職員,隨時有可能被遣返,孩子生活在不穩定的狀態裏;長大後,很多都找不到兼職去掙學費,亦缺乏大學學費資助,難以升讀大學;也因不可出境而無法到外地交流,跟本地孩子有明顯不同,「小朋友未必能解決這些問題,但至少可多關心身邊的難民兒童,明白他們的困難」。

目標清晰,但成長在和平得多的香港,小朋友要理解難民的處境,難度的確甚高,「無地方可住、必須到處逃逸的生活,香港孩子根本難以想像。至於新聞報道,通常會列出數據,但未必見到如何走難」。

簡化背景 孩子更易代入

為了讓小朋友投入閱讀,方舒眉先將複雜的背景簡化,「時代背景是必備的,否則根本不知為何有戰爭,但箇中的政見及信仰衝突,連成年人都未必看得懂。我便自行蒐集資料,消化後寫出最關鍵的資訊」。以敘利亞內戰為例,她沒交代各政治主張,但直接點出有過千個反政府武裝組織,加上用今昔城市照片作對比,小朋友自然感受到該地有多混亂。

其次是從選材入手,選取了跟本地小朋友有共通點的故事,例如7歲的艾哈邁德和14歲的烏代都熱愛足球,卻因逃難而暫時放下興趣,「喜歡踢球的話,很易代入他們的心情,對足球沒興趣的小朋友,亦都知道難民兒童被迫放棄心愛的東西」。親子共讀時,家長可多加一兩句:「你跟他們一樣喜歡踢足球啊」、「大家都有感興趣的事情呢」,幫助孩子設身處地了解。

勵志故事 提升抗逆力

另外,書末有詞彙表,解釋「武裝組織」、「人權監察」等重要概念;又列出了不少問題,有些與故事內容直接相關,如「你的夢想是什麼?聽完艾哈邁德的故事,你認為該如何實現夢想」;有些關乎難民處境,如「如果你是蛇頭,你會向失去家園的難民收取費用嗎」。家長不妨跟孩子討論,刺激他們對難民議題的反思。

關注難民以外,《飛越苦難》亦是一本勵志書,像自小無法站立的敘利亞女孩,坐着輪椅逃難時,她仍滿懷希望,「姐姐一直為她推輪椅,坐小艇往歐洲,她被抱上岸時笑容滿臉,感謝身邊人伸出援手」。到達德國後,她正式入學,又寫有關難民的著作,獲選為難民打氣大使,「這些勇於追求新生的故事,能讓小朋友知道:樂觀與否、怎樣對待逆境,其實由自己決定」。

■延伸閱讀

◆《飛越苦難》

作者:方舒眉

繪者:馬龍

出版社:世紀文化

◆《如果地球是個小村莊 認識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

內容:這本書介紹世界上有哪些人,住在什麼地方,講什麼語言,亦有宗教背景及人口增長等數據,以及探討食品安全、能源消耗等議題。它不止是一本百科全書,還提供了不少引發討論的小活動,適合親子一邊玩一邊開拓視野。

作者:大衛.史密斯

繪者:席拉.阿姆斯壯

譯者:謝維玲

出版社:台灣東方

◆《世界真好》

內容:小老鼠來到世界,對所有事物都大感好奇,並開展了短暫的旅行。他碰到了蜜蜂、蝴蝶等,又看到了小花、藍天。小老鼠感到陶醉又開心,想把一切據為己有,媽媽卻告訴他,這個世界是屬於所有生命,每個物種都擁有自己的權利。

作者:吉莉安·洛貝爾

繪者:丹尼爾·霍華斯

譯者:林昕

出版社:湖北少兒

◆《小母牛系列——沼氣進了家》

內容:《小母牛系列》通過故事,介紹國際小母牛的扶貧工作,書末設有分享研討,助讀者從多角度去探討問題。當中《沼氣進了家》的故事發生在雲南省嵩明縣馬軍村,村民如何運用人畜糞便產生的沼氣,並透過飼養牲畜來改善生活。

作者:宋詒瑞

出版社:青田教育中心

■培養關懷世界之情

除了難民議題以外,讓小朋友及早關注社會,方舒眉認為至關重要。但在香港,相關童書始終偏少,「很多都側重在個人品格的培養,如控制情緒、學習分享等,這些都好,但不夠全面」。她推介數本相關童書,背景包括外國及內地,期望培養兒童對世界的關懷之情。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10期]

相關字詞﹕童讀好書 繪本 難民 新書共讀 食買玩 每日明報-Happy Pa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