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教學﹕全面推行遇阻力 電子課本只是甜品?

文章日期:2018年11月13日

【明報專訊】推電視櫃入課室看教育電視,已成為90後的集體回憶。時至今日,電子學習大行其道,教師播放短片作互動教學已非新鮮事。政府早在2008年的《施政報告》提出積極研究電子學習資源的研發,並以電子課本作為印刷課本以外的另一選擇。有學校已使用「電子書包」10年,亦有學校堅持沿用實體教科書。為何在這10年間,電子教科書仍未被廣泛使用?到底是教材、資源問題,還是其他因素令學校卻步?

文︰李祖怡、顏燕雯、沈雅詩

在2014/15學年首批電子教科書面世時,當時只得寥寥數間電子書商參與,今日幾乎所有傳統教科書出版商都兼做電子教科書,雖然市場供應量有增加,但轉用電子教科書的學校數目未因而同步上升。香港電子教科書協會會長曾慧敏坦言狀况不似預期。「我們明白演變要有過程,但進度太慢了,已經搞了好幾年,可是很多學校還是當電子教科書是『甜品』而已,未成氣候。」

教育局於2011年推行為期3年的「學校電子學習試驗計劃」,並於2012及2013年推出兩期「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劃」(EMADS計劃),以協助和鼓勵具潛力和有意按本地課程編製電子教科書的開發商。EMADS計劃兩期合共開發了34套電子教科書,當中有18套由教育局撥款資助6個非牟利機構編制,涉及金額約3950萬元。曾慧敏對教育局未有貫徹始終推動電子教科書有微言,「教育局的撥款只是『煙花式』,推出兩期EMADS,只求有電子教科書出街就當完事,究竟有沒有學校用,那就不管了」。

要推動電子學習,除了要有合適的教材和硬件,學校網絡基建亦是其中關鍵。據教育局資料顯示,100所公營學校於2014/15學年透過「電子學習學校支援計劃」(WiFi 100)完成了提升無線網絡基礎設施的工程,其餘約900所參加「WiFi 900計劃」的公營學校的相關工程亦已於2017/18學年大致完成,只有7所學校因特殊情况,如搬遷校舍,而要在2018/19或2019/20學年才能參與。不過,曾慧敏就踢爆教育局轉軚:「當年說待全港學校鋪設好Wi-Fi網絡後就轉用電子教科書,但現在又說要善用Wi-Fi推動電子化學習,根本是兩回事!」

本報曾多次電郵教育局,希望了解目前究竟有多少中小學正使用電子教課書,惟該局堅拒披露實際數字,只說「粗略估算」,「大部分」小學在一科或以上使用電子教科書,使用的中學亦「逐年上升」。不過,根據教育局2016年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在2015/16學年僅55所小學及85所中學採用電子教課書,僅佔全港學校13%,業界普遍認為,這兩年數字變化不大,跟教育局的說法明顯有出入。

八成學校兼用電子書紙本書

曾慧敏說,所謂的電子教課書,其實當中八成也是「紙電齊飛」的,「意思是同一套書,學校既要紙本書,但同時又要求有電子版,所以傳統大型出版商才被迫『落水』開發電子書。不過,其實大家都是蝕錢做,因為家長不會願意花200元買一本紙本書之餘,又再花200元買電子書,出版商唯有半賣半送,可能買紙本書加1元就兼送電子書」。

不過,更多學校是把電子教科書用作「看門口」,「相信沒有人會否認電子教科書的好處,有聲音、有畫面,甚至加入VR(虛擬實境)及AR(擴增實境)功能,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和興趣。但要學校全面採用嗎?教師會有很多顧慮,所以很多時的做法,是一個學年只抽一兩個學習主題採用電子教科書,其餘課堂就繼續沿用傳統紙本書。」曾慧敏說。

持份者未達共識

說到在港推行電子教科書的最大阻力,曾慧敏說,是教育局未有好好教育各個持份者,包括教師、家長和學生。「很多老師,尤其是文科出身一輩,都很抗拒使用電子工具,教育局是否可以提供多些培訓呢?當然,電子書商也可考慮達共識以統一介面,做到更user-friendly。另外,怎樣增加家長的安全感,以至培育孩子適當使用手上的平板電腦,這些都是作為教育局、最大的推動者需要去做的。」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16期]

相關字詞﹕輕鬆升學 學習競技場 電子書包 電子課本 電子學習 香港電子教科書協會 嘉諾撒小學新蒲崗 鳳溪創新小學 親子話題王 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