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簿旅友》歲月歧情

文章日期:2018年12月29日

【明報專訊】美國,以移民立國,有容乃大方根本;不按牌理的特朗普上場後,高舉美國優先,甚至在邊境興建圍牆,似乎都忘記了,種族共融如何一路走來,荊棘滿途,多少先烈犧牲性命,喚醒世人……也因此《綠簿旅友》(Green Book)雖然講1960年代的種族問題,放在今天卻沒有過時;加上由喜劇導演操刀,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先拔頭籌,勇奪觀衆票選大獎這個向來被視為奧斯卡指標的獎項。片中飾演司機的維高摩頓遜(Viggo Mortensen),以及扮演黑人鋼琴家的馬亞沙拉亞里(Mahershala Ali),分別在金球獎、演員公會獲得提名,相信取得奧斯卡入場劵的機會將不遠矣。

《綠簿旅友》雖然觸及種族問題,但並非走沉重路線,導演彼得法拉利(Peter Farrelly)拍過《情迷索瑪莉》、《超低能王》、《豬兜有情人》等,全都是喜劇,《綠》片也不例外。此片由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旗下電影公司夢工場製作,原本只是2300萬美元的低成本作品,宣傳資源有限;史匹堡看過《綠》片後大讚是自《神鎗手與智多星》後最好看的友情電影,同時吸引了環球影業的注意,要求讓出發行權,史匹堡最終拍板讓環球發行《綠》片,期待雅俗共賞的作品,獲得更多人關注。

真人真事改編

《綠簿旅友》改編自真人真事,片中的黑人鋼琴家及意大利裔司機都真有其人,編劇Nick Vallelonga正是司機東尼的長子。故事背景在1960年代的美國,片名Green Book(綠簿),來自美國民權運動時期的旅遊指南(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這年度指南專為去公路旅行的黑人而設,由非裔美國郵差Victor Hugo Green編撰,在1936至66年期間出版,羅列了當時對黑人友善的各類場所,如酒店、餐廳、夜總會、旅客中心、髮型屋等,更成為非裔美國人不可多得的生存工具書,讓他們避免歧視及尷尬,盡情享受旅程。

其實自1870年代開始,美國南部各州實行種族隔離法,强制公共設施必須依照種族的不同而隔離使用,變相限制了有色人種的權利,黑人待遇往往比白人差,Green Book其實是種族歧視的產物。直到美國國會通過《1964年民權法案》,綠簿才完成歷史任務,於1966年停刊。

種族歧視產物

片中,演過《魔戒》系列、形象硬朗的維高摩頓遜(Viggo Mortensen),扮演意裔司機,在夜總會工作的他,崇尚暴力,覺得任何問題都可以訴諸拳頭。相反馬亞沙拉亞里飾演的雪萊,受過高等教育和古典音樂訓練,甚至比一般白人更高收入和地位,但因為他的膚色,受盡歧視;同時他和其他黑人亦格格不入。

《綠簿旅友》有趣的地方是,雪萊要到南方演出,所以聘請東尼當司機和保鑣,但其實兩人來自不同階層,修養也截然不同。只是來到美國南部,人們只認膚色;本來也會種族歧視的東尼其實心地善良、守信用,又有正義感。當他看到「僱主」才華橫溢的音樂造詣,他由衷折服,漸漸成為朋友。旅途中,東尼也影響着雪萊,生活隨意一點,吃了的炸鷄骨頭可以丟出車窗;反過來雪萊也教曉東尼如何撰寫情書給分隔兩地的妻子。雪萊和東尼的友情,更維繫終生。

男角各出其謀

據悉維高摩頓遜為演好東尼這粗獷男子,他細聽東尼的錄影帶及錄音,跟東尼家人共度了幾星期,又探訪他以前的鄰里,還馬拉松追看劇集《人在江湖》,最後連最難的口音問題也解決了。編劇Nick Vallelonga說看到維高,像看到他被爸爸鬼上身似的,「他的言談舉止、吸煙和點煙動作,都跟我爸爸一模一樣,逼真得有點可怕」。

馬亞沙拉亞里兩年前憑《月亮喜歡藍》奪得金像獎男配角殊榮,他說雪萊這角色夢想成為古典鋼琴家,卻因為黑人身分,加上錯生的年代,無奈只能在流行音樂中加入古典元素。在音樂上妥協,也是他痛苦的來源之一。馬亞沙拉稱,有關雪萊的影視檔案極少,他只能靠關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紀錄片(他曾駐場演出),揣摩雪萊的表情動作及說話方式,還在鋼琴家Kris Bowers指導下,掌握演奏時的動作表情,以及了解音樂中的每個細節。

娛樂組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