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醫言有理﹕患癌風險增

文章日期:2015年05月11日

【明報專訊】全球癌病新症數字持續上升,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25年每年全球新發癌症個案將超越2000萬宗,情况嚴重。英國醫學研究亦作出驚人估計,英國人一生患癌機率接近五成。

癌症乃香港頭號殺手,港人患癌機率亦高;癌症較多影響長者,隨着人口老化,患癌數字將持續上升,乳癌、前列腺癌及大腸癌皆有增加趨勢。

戒煙酒控體重降風險

香港女性患乳癌數字不斷上升,令人擔心;致癌因素包括延遲生育、高脂低纖飲食及身體肥胖等。肺癌則大多與吸煙有關,香港煙民數字下降,有利控癌;但女性煙民比例上升,實屬隱憂,二手煙的影響亦不容忽視。大腸癌與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毋庸置疑;多紅肉、高脂肪和低纖維乃高危因素。

全球患癌數字趨升,個人患癌機率增加,全民防癌刻不容緩;戒煙、戒酒、多運動、健康飲食和控制體重,五大策略可大大降低患癌風險。香港衛生署近日積極推廣防癌之道,以「健康聯盟」為主題,透過電視及社交網絡,向市民推廣防癌信息;估計保持健康生活,可減少三分之一癌症個案。酒和煙皆是世衛一級致癌物,戒酒戒煙,肯定可以降低患癌機率;多做運動、多吃蔬果、少吃紅肉亦有利防癌。專家建議每人每日吃5份蔬果,同時避免吃加工肉類;並鼓勵每星期最少做150分鐘帶氧運動。

建健康生活模式 參與癌症篩查

衛生署調查顯示,八成受訪市民攝取蔬果量不足,六成二受訪者缺乏足夠運動,情况嚴重;又有約7%香港人有「暴飲」習慣,飲酒增加患頭頸癌和肝癌等多種癌症的機率,不容忽視。吸煙引致肺癌和多種其他癌症,全港煙民數字在10%水平,仍有下降空間。

建立健康生活模式,可降低患癌風險;防癌之道還包括乙型肝炎病毒和人類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注射。市民亦可按需要參與癌症篩查,例如子宮頸和大腸癌檢查,及早發現早期病變。

全港大腸癌新個案飈升,香港特區政府年底推行的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首先資助長者接受篩查,望能遏止升勢。

全港近一成人口乃乙型肝炎病毒帶菌者,屬肝癌高危一族,應該聽取醫生意見,查看有否需要服用抗病毒藥物,並定期驗癌指標「甲胎蛋白」及接受超聲波肝臟掃描。

作者簡介﹕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行醫逾卅年,依然滿腔熱血

文﹕梁憲孫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