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從地起」 保平衡防拗柴 足底筋膜助穩步「舉足輕重」

文章日期:2021年05月03日

【明報專訊】「拗柴」是可以預計,亦可以預防。

拗柴,學術名稱為足踝扭傷,是常見下肢傷患。有運動科學研究指出,在眾多運動創傷中,拗柴佔約三成,當中30%至40%患者出現慢性足踝不穩定(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即感覺踝關節「鬆」、「無力」、「唔穩陣」,繼而導致重複性足踝扭傷(recurrent ankle sprain),即「翻拗」。

要預防足踝扭傷,先要明白「力從地起」的概念。

三四成患者足踝不穩易「翻拗」

拗柴,以內翻足踝扭傷(inversion ankle sprain)佔85%以上,受傷結構主要為前距腓韌帶(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跟腓韌帶(calcaneofibular ligament,CFL )和後距腓韌帶(pos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PTFL)。餘下15%是外翻足踝扭傷(eversion ankle sprain),導致三角韌帶(deltoid ligament)受傷。

受傷嚴重程度視乎拗柴那一刻的受傷機制,即什麼動作和平面中扭傷、相關關節位置及所承受的衝擊力等。當中韌帶扭傷可分為3級:

‧第1級:韌帶結構受損但沒有撕裂,足踝活動能力沒有大影響,但會出現輕微疼痛和腫脹。

‧第2級:韌帶結構約30%或以上撕裂,受傷部位出現腫痛,其後出現呈紫紅色的瘀血;足踝活動力受局部影響,且難於承受體重站立和步行。

‧第3級:韌帶結構完全撕裂,受傷部位出現嚴重痛楚、腫脹和皮下出現瘀黑;活動力大受影響,可能不能或極難承受體重站立和步行。

拗柴康復速度和程度,取決於受傷嚴重度,也受限於患者關節結構位置、柔軟度、肌力、神經肌肉控制和整個身體活動模式(movement pattern)。若是「翻拗」患者,康復程度則受限於之前受傷和康復程度,復康訓練是否全面,足踝功能性是否達到相應要求。文職工作者的復康目標,是日常生活走動無痛便足夠;而運動員要求較高,訓練也需要針對該項運動模式。

平衡力差 肌肉反應遲緩屬主因

要預防足踝扭傷,先要明白「力從地起」的概念。腳掌是接觸地面第一點,其結構複雜,共26塊骨及30多個關節。當中足底筋膜肩負着「舉足輕重」的功能!足底筋膜是足部「避震器」,透過絞盤機制(windlass mechanism)使足弓在步行時變得穩定,同時也吸收雙腳着地時因體重所造成之衝擊力。足底筋膜具有不同的感受器(sensory receptor),包括對壓力分佈、震盪、冷熱、針刺或輕觸等感覺,而各種感受器接收不同信息。若那些感受器失調失效,影響足底小肌肉,甚至整個下肢的發力模式,會直接影響平衡力。平衡力不足或肌肉反應遲緩,往往是拗柴的主要原因。

文:梁佑文(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會員、註冊物理治療師)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