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152):昔學醫 今學醫

文章日期:2021年05月31日

【明報專訊】「從今天開始,你們踏上學醫之路,雖然未來日子充滿挑戰,我們將竭力讓大家得到充實、多元化的學習經驗,栽培你們成為才德兼備的醫生……」這番說話是醫學院對現今醫科生的承諾及寄望。多年來我們的抱負是薪火相傳,培育出色的新一代醫生,但時代變了,教育也需要與時並進,再不能像當年那些教授說:「沒有老師會用匙羹餵你們!」

經常有人問:「以前和現今的醫科生或年輕醫生有什麼不同?」以下是我一些個人看法。

【能力】

多年來,能夠在香港讀醫的都是天之驕子。究竟現今的醫科生抑或以前的醫科生「叻」?平心而論,年輕一代不單成績優異,更是多才多藝、文武雙全。我有不少學生除了公開試名列前茅外,同時也是音樂家、運動健將、精通多國語言,簡直是「入水能游,出水能跳」。相比之下,自己當年只是輸在起跑線上的屋邨小子,論眼界、見識及才能絕對比不上現今的醫科生。長江後浪推前浪,隨着社會進步,年輕一代的條件及質素亦跟着提升。

【課程】

現今科技發達,學生可在網上隨時找到所需資料。以往經常要背着厚厚的書本東奔西跑,如今一部手機便可以縱橫天下。如果當年有3D人體虛擬解剖,我就不用死記腦部12條神經線的位置。先進科技無疑減少學習難度,但現今醫學發展一日千里,學生需要吸收的知識也更廣泛,要承受的學習壓力亦更大。

【心態】

以往的醫科生地位低微,在病房被視為「阻礙地球轉動」的低等生物,但卻練出迎難而上的堅毅性格,所以當年的醫科生有如打過「木人巷」才下山;新一代的學生仍然努力學習,但他們對教師的要求也很高,教授不再是高高在上,受到差劣評價的教師有可能失去晉升機會。正是「風水輪流轉」,生態系統的食物鏈 (即「吃」與「被吃」的關係)亦起了很大的變化。

行醫本是一份終身職業,我認識一名敬業樂業的醫管局同事,他雖貴為部門主管,卻毫不吝嗇地做前線工作,醫院猶如他的第二個家。新一代醫生勤奮工作之餘,同時也十分着重work-life balance。另外,很多人自小備受呵護,當發覺理想與現實有落差,便容易出現負面情緒,影響學習及行醫。所以現今醫學教育很着重培育學生堅毅不屈的精神,希望透過多元化體驗提升他們的心理質素,以應付將來種種逆境和挑戰。

【培訓】

往昔學醫是跟師父邊學邊做,所謂「see one, do one, teach one」。 跟着好的師父,又在大醫院工作的話,自然見多識廣,名師出高徒。但假若「遇人不淑」,便要自求多福,從反面教材中學習。所以當年的培訓頗為個人化,着重師徒關係;現今的培訓變得制度化,以目標為本,醫生訓練有了質素保證。在企業文化的管治下,強調 KPI(key performance index),員工按指引及程序做事,大家叫着相同的口號。整體質素上升了,個人面目卻變得模糊不清。

【社會期望】

以前社會比較簡單,病人的醫學知識不多,對醫生大都十分尊重。當年大醫生巡房,全埸肅靜迴避,氣派有如皇帝出巡,病人及家屬甚少「違抗」醫生的「意旨」;現今市民的知識水平提高了不少,在網上容易找到很多醫療資訊,不時會反問醫生,甚至質疑治療方案。社會日益重視病人權益,要求高質素的醫療服務,當期望有所落差,投訴也絕非新鮮事。這一輩的醫生不論對內對外,所承受的壓力也愈來愈大。

社會進步,讓我們有能力栽培知識和技能更出色的新一代。雖然成長環境改善了,但承受風浪和挫折的能力卻備受考驗。在追求高質素的醫療水平的大前提下,需要的正是多點諒解和包容。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健康]

相關字詞﹕醫生培訓 醫學院 醫科生 陳家亮 吾生有杏 院長醫生周記 每日明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