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成因 對症下藥 長期腰痛無傷患 恐心理作祟

文章日期:2021年05月31日

【明報專訊】腰痛,很多人都曾經歷。根據香港家庭醫學學院於2012年有關腰背痛調查數字顯示,香港約有57%人一生最少有一次腰痛,另有42%人一年內曾出現腰痛,約10%工作病假是因腰痛引起,可見腰痛在香港是多麼普遍。

腰部由腰椎支撐,並有韌帶及肌肉提供額外支持,而腰椎間有軟墊般的椎間盤,作減震、緩衝,亦有神經線經腰椎延伸到腹股及雙腿。當上述提及的腰部組織受損,便有可能導致腰痛,值得一提是,腰痛與組織受損的關係亦非必然。

特定性腰痛 疾病或感染引致

腰痛可分為特定性及非特定性,或急性及慢性。特定性腰痛意指有特定病理導致腰痛,例如癌症、骨折、細菌或病毒感染、強直性關節炎等較嚴重疾病,發病比例佔少數;而大多數是非特定性腰痛,即沒有特定原因引致的腰痛。

如果腰痛伴隨沒法解釋的體重下降,腰部不活動反而疼痛增加,控制小大便有困難,雙腳乏力,發燒及晨僵(起牀時關節持續僵硬)多於30分鐘等,懷疑是有特定原因的腰痛,需及早就醫作詳細評估及治療。

如沒有上述提及的徵狀或特定原因的腰痛,大多被定為非特定性腰痛或普遍腰痛,這種腰痛並沒有特定起因,可能是腰部肌肉或韌帶拉傷,或輕微關節問題引起。非特定性腰痛徵狀一般是局部性(local pain),但亦可以是擴散到其他部位的轉移痛(referred pain),而疼痛有程度之分(輕微至嚴重),大多在活動腰部、久坐久站時疼痛增加,在躺平時疼痛則得以紓緩。

慢性腰痛:疼痛持續逾3個月

大多數非特定性腰痛會在數星期內自我復元,若疼痛持續多於3個月,便界定為慢性腰痛,此類腰痛會持續長時間並影響患者日常生活,根治亦會變得困難。

慢性腰痛大多涉及心理因素及神經系統對痛覺過敏。患者很多時在求醫時做了各種身體檢查,結果顯示身體組織沒有受損,但疼痛仍持續,顯示疼痛偏重心理、痛覺過敏等因素。

治療從運動、心理入手

特定性疼痛應及時就醫找出疼痛原因,從而對症下藥。至於非特定性腰痛,一般按發病階段有不同治療方案。急性腰痛(即病發少於6星期)治療分為第一線及二線,第一線治療包括提供護腰貼士及適當保持活躍、服用較輕微的止痛藥物等。如於一星期後仍未有好轉,便要考慮二線治療,如物理治療、服用較強力的止痛藥物等。慢性腰痛治療方針會偏重於運動治療及心理支援,再配合適當止痛藥物。

文:陳啟豪(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物理治療師)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