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無分性別年齡性格 「追星」尋自我 逆境強心針

文章日期:2021年09月27日

【明報專訊】MIRROR人氣飈升,為慶祝偶像的生日,粉絲不惜斥巨資刊登巨型廣告。

無論哪個年代,總有瘋狂粉絲。對於追星族,大家有很多批判:追星毒害青少年思想;內向的人不夠自信心,唯有單向迷戀明星來得較有「安全感」……

專家強調,追星不是壞事,從中可尋找身分認同,提升正向情緒。

究竟性別、年紀、性格與追星有沒有關係?註冊臨牀心理學家廖嘉敏表示,在很多文獻指出,追星與否,跟性別、年齡、性格等都沒有重大關係;「說追星是一個人們追求理想中自己的心理現象,反而更有根據」。

單向關係視為親密聯繫

廖嘉敏表示,有多個心理學理論可用來分析追星行為,其中一個早於1956年,心理學家Donald Horton及Richard Wohl提出「擬社會關係」(parasocial relationship),隨電視這類大眾媒體的流行,兩人觀察到,人們開始和電視中的人物產生互動感覺。

此概念用來描述人們跟迷戀對象(如明星)之間一種單向關係。人們感覺跟對方建立了真實社會關係,並將他們當成自己真正朋友,對方任何舉動或情緒都會觸動到自己:「他剛才望着我這邊,對着我笑啊!我好幸福啊!」即使跟對方沒有真實或只有有限的互動,自己亦會投放大量時間、精力、資源在對方身上,從而感受與對方好像有種親密聯繫。隨流行文化愈來愈多元化,現今大眾所迷戀的對象,不再局限於明星,還有運動員、YouTuber、KOL等。

偶像貼近理想中的自己

我們從媒體中認識明星,對方根本不知道我們是誰,為何我們仍會死心塌地迷戀對方?近年追星族年紀層相當廣泛,不再是年輕人專利,為何年紀較成熟,甚至媽咪級亦沉迷當中?

廖嘉敏解釋,從「擬社會關係」概念,可理解為我們被明星身上一些特質迷倒,如外表、個性、經歷、人生態度等;希望透過與對方單向「連結」,得到共鳴,讓自己擁有相應的美好價值,亦進一步貼近理想中的自己。「年輕粉絲在偶像身上找到自己嚮往的理想人生特質,如吸引的外形、洋溢的才華、追夢的熱誠、謙虛的態度等;追隨偶像就像跟這些理想特質聯繫起來,拉近自己與美好價值的距離,人也變得充滿正向情緒。而較成熟的粉絲則可能因其他因素而被『收服』,例如偶像熱血追夢的經歷,令自己回憶起年輕時的美好點滴,感到共鳴等。」

「圍爐取暖」獲身分認同

另外,也可以從心理學中「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來解釋追星行為。心理學家Henri Tajfel在1970年代提出,藉與某人或團體建立關係(通常有共同特徵、喜好、行為),個體感受到自己屬於該群體一員,進而感受到此群體帶給他重要的情感、自尊及具有價值的意義。

廖嘉敏指出,身分認同對成長很重要,尤其是青少年階段。小時候對生活認知,絕大部分由父母灌輸,這時我們會覺得父母是世上最叻,自然也成為自己人生目標。踏入青少年階段,心理發展轉變,加上社會閱歷漸多,我們渴求建立自我身分、獨立自決,便向外尋找人生目標,如明星。喜歡同一明星而凝聚起來的粉絲,縱使彼此沒有真實或只有有限互動,但卻有一種身分認同(屬於某團體的歸屬感),一同為偶像的美好而努力。

除了身分認同,廖嘉敏認為,追星對提升自我價值感、調節情緒等方面,也發揮正面幫助。生活總不會一帆風順,感到壓力、遇到逆境時,聽一聽偶像某首歌曲、想一想偶像的奮鬥故事等,縱使面前的難關,未必即時出現解決方案,但心靈上恍如添了一支強心針。

廖嘉敏指出,因追星現象而衍生的一些群組,如「我老婆嫁左比Mirror導致婚姻破裂關注組」,成員就共同經歷(即另一半迷戀MIRROR)圍爐取暖,之後慢慢分享其他生活點滴,在疫情下,人與人要保持着社交距離,多一類這樣的連結,尤其重要。

文:黎芸迪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姜糖 神徒 社會認同理論 擬社會關係 我老婆嫁左比Mirror導致婚姻破裂關注組 病態追星 心理學 追星 追星心理學 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