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176):「醫」冠楚楚?

文章日期:2021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Francis,這年輕一代的醫生愈來愈不像話!你看看,這個頭髮蓬鬆、又金又啡;那個竟然穿白球鞋又不穿襪,簡直就是世風日下,道德淪亡……」一位老前輩不停地向我投訴。幸好我的好友莫樹錦教授不是席上客,否則一番舌劍唇槍勢必在所難免!

但這位老前輩一番話,亦令我反思醫生的儀容是否應該有些規範,例如是否一定要穿恤衫西褲皮鞋呢?這個問題的延伸,便是醫生該穿什麼服飾才對。以往醫生的形象比較統一,例如男醫生基本上都是穿白袍加恤衫領帶西褲皮鞋;而女醫生則是西裝裙或褲再加高跟鞋。隨着時代變遷,醫生的外形和衣著也變得多元化,例如有些醫生會染頭髮、剷青或束辮。

當我還是學生的年代,那些「大醫生」總是衣冠楚楚,給人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的感覺。現今的年輕醫生卻比較無拘無束,所以服飾也比較隨意。隨着疫情爆發,很多醫生因着衛生的緣故而穿scrubs,即V領短袖上衣的手術服。反而長袖衫及領帶被視為容易藏污及傳播細菌病毒的衣服。

對我來說,醫生是一種專業,因此整體打扮必須表現出對這個專業、病人及家屬的尊重。有些專科醫生,例如兒科,因為知道小朋友害怕打針和食藥,一見到醫生便會懼怕,所以他們一般較少穿白袍,反而會穿戴一些可愛的飾物在衫袋,方便接近小朋友。

取信於病人 談吐態度比服飾重要

其實醫生首要是得到病人和家屬信任,才能夠好好溝通。當醫生將病人放在首位,他就會知道應該如何用心對待病人,為病人多想多走一步。相由心生,取信於病人不是他的外觀,而是他的真誠及同理心。一個為病人及家屬着想的好醫生,他的談吐及態度所散發的親切感遠比他的服飾重要。如果缺乏以病人為首的心,縱是衣冠楚楚又如何?

所以,現今學醫的重點不再是以光鮮整潔的外觀去爭取client的信任,而是學習如何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徬徨無助的病患。

相由心生,我們的心思意念不應只着重外表,而是帶着陽光的心去救傷扶危。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健康]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