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死亡率高 煙酒滾湯藏危機 尋「腫瘤標誌」提升存活率

文章日期:2022年02月14日

【明報專訊】食道癌不是常見癌症,但相對其他癌症死亡率較高,而且病發率於高危群組特別高,故不能掉以輕心。

其實大部分食道癌都有病徵,但因為病人不察覺,延誤了治療的黃金機會。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庫,2019年共有386宗食道癌新症,在本港最常見癌症中排第20位,男性較為普遍,有301宗;女性有85宗。長者病發比率一般較高,發病年齡由30多歲開始,最高峰為65至70歲。值得留意是,食道癌死亡率極高,於2020年導致318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2.1%。在本港致命癌症中排第10位。

吞嚥困難常見病徵

食道是消化器官一部分,長約25至30厘米,由咽喉連接到胃部,食道本身沒有消化食物的作用,食物透過食道不斷蠕動被傳送到胃部消化。如食道上細胞變異,便會形成惡性腫瘤,稱為食道癌。食道上任何部分都可能出現癌細胞,包括頸部(上部)、胸部(中部),以及食道與胃部的連接位置(下部)。

大多數食道癌病人首先出現的徵狀是吞嚥困難,病徵會愈來愈嚴重,由最初不能進食固體食物至慢慢吞嚥軟餐亦見困難,最後可能連流質、口水也無法嚥下。由於病人無法正常進食,體重會逐漸下降,導致營養不良。其他病徵包括:進食時胸腹不適、體重無故下降等。因此,當發現有吞嚥困難或不明原因體重下降等病徵,尤其是高危群組,應第一時間求醫。

及早處理胃酸倒流

醫學界目前對食道癌成因未有定論,但以下為高危因素:

•吸煙

•嗜酒

•常吃醃製、煙熏食物

•長期喝滾燙熱飲

•長期胃酸倒流

因此,要有效預防食道癌,應盡量不吸煙,減少飲用烈酒,避免進食醃漬、煙熏食物;減少進食滾燙過熱食物;如有胃酸倒流,應及早處理。

醫生一旦懷疑病人患上食道癌,會安排內窺鏡檢查,直接觀察食道內任何病變,並在可疑地方拑取樣本作病理檢驗,以確定是癌變還是其他疾病。一旦確診癌症,就需要電腦掃描或正電子掃描檢查有否擴散,以便制訂合適治療方案。

早期手術切除 晚期服藥為主

食道癌主要分為早期、中期及晚期,治療方針亦會有所不同。

•早期:腫瘤沒有入侵周邊組織,亦沒有明顯的淋巴擴散,治療以根治性手術切除為主

•中期:腫瘤入侵周邊組織或有淋巴擴散,治療一般先以化療或化療結合放射治療,將腫瘤縮細,再評估是否適合作根治性手術切除

•晚期:腫瘤擴散到其他主要器官,治療方向以控制病情及改善病人生活質量為目標;治療以藥物為主,透過化療、免疫治療等控制病情

因此,病人需經由外科、腫瘤科和放射科組成的跨學科小組(multi-disciplinary team)共同制定治療方案,確保為患者提供最合適的治療。

中期食道癌病人,當完成術前電療化療及手術切除(tri-modality treatment)後,一旦手術標本發現仍有殘餘癌細胞,病人預後(prognosis)往往欠佳。最新研究發現,病人接受一年免疫治療,能有效將復發機率減少三成。

至於晚期食道癌病人,傳統上病人只能接受化療,療效欠佳而病人耐受亦差。近年強調個體化治療(personalized treatment),醫生按病人體質、腫瘤類型(腺癌或鱗狀細胞癌)、腫瘤標誌物(biomarkers,如PD-L1、MMR、HER2)等因素,選擇化療,化療及免疫治療,化療及標靶藥、免疫治療等不同組合。治療效果及病人存活率因而得到提升。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蔣子樑(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臨牀助理教授)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治療癌症 癌症 癌治準繩 食道癌 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