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見:長者脆弱 急需疫苗保護

文章日期:2022年02月21日

【明報專訊】近日政府收緊多項防疫措施,對於有潛在風險的大廈不斷強制圍封及檢測,居民有時需要禁足4至7日,但本地Omicron個案仍不跌反升;有見於此,政府隨即改變策略,將食肆限聚令收緊至2人,C類食肆減至最多2人1枱,與B類食肆規定相同,D類食肆則減至4人1枱,另外禁止2戶以上跨家庭在私人地方聚會等。

政府及專家都認為暫時我們沒有條件及能力跟病毒共存,但以現時個案及上升速度,要清零或動態清零機會簡直微乎其微,除非採取非比尋常措施如全城禁足1星期或以上,或會得到一點成功,但代價絕對不菲。這不等於Omicron不會再出現,如它再來襲,是否又再做一次呢?這實在是沒完沒了!

打針後兩周才發揮保護

現在香港最弱一環就是長者疫苗接種率低,他們也是最脆弱的一群,容易受到病毒入侵而賠上生命。當香港仍然「享受」零本地個案時,他們及家人仍可以認為沒有迫切接種疫苗。但現在不同,觀察Omicron個案上升速度及傳播範圍,非常困難去判斷趨勢及嘗試截斷傳播鏈,所以他們現在有「迫切性」接種疫苗,政府應該把握這個機會建立團隊,安排他們在家中或住所附近接種。還有一點大家要緊記,接種後還要等2星期才能發揮保護作用,時間是非常緊迫。

至於我們是否主動或被動跟病毒共存,將來再說吧!

回想大概30年前,對於異位性濕疹成因有兩大陣營。一個陣營是免疫系統失調(immuno-dysregulation),因為濕疹病人對很多物質都產生過敏,包括接觸性、食物或環境。如果病情愈嚴重,病人愈可能對更多物質敏感。白血球中的T cells、B cells、IgE等都會有明顯變化。部分病人因服用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後,徵狀有明顯改善,令部分專家認為異位性濕疹的根本問題是出於免疫系統失調。

另一邊廂,專家注意到,冬天時,濕疹病人皮膚比較容易乾燥,防止水分流失能力亦較低;而在夏天,多汗地方如頸、肘及膝部摺位也容易出現紅疹。我們的皮膚一般是偏向酸性(pH4-6),弱酸性皮脂膜(acid mantle)可以克制細菌生長,但濕疹病人就因為失去了這種能力,他們皮膚酸鹼值在pH7或以上,因此較容易受到感染。

近10年,有研究開始發現濕疹與皮膚表皮(epidermis)的屏障功能(skin barrier function)有密切關係,更可以說異位性濕疹是皮膚屏障缺陷(epidermal skin barrier defects)。從另一角度看,皮膚屏障其實與免疫系統是緊緊相連,息息相關。現在已沒有人再說誰屬於哪一個陣營,因為大家從不同角度對付濕疹,大家都是贏家。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黃偉傑(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濕疹 黃偉傑 膚見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