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186):第五波下的新常態

文章日期:2022年03月14日

【明報專訊】大清早返回醫院的內鏡中心,穿上全副盔甲為病人檢查,已是我的新常態。戴着N95口罩加上密封眼罩看外面的世界,總是有種難以形容的疏離感。

脫下盔甲,換過外科口罩便前往專科診所。由於不少病人害怕醫院是高危地方而取消覆診,我相信當疫情緩和後,醫院便要處理高峰期積壓下來的大量工作,包括門診、檢測(例如大腸鏡、超聲波)及手術,不知要花上多少年月及人手才能解決嚴重的輪候問題。

有些病情複雜的人士需要定期跟進,他們沒有回來覆診的話,我唯有打電話了解他們的近况,盡量提供協助。又有一些長期病病人,因恐懼疫苗的副作用而拒絕接種,但他們卻不去細想一旦受感染後出現併發症有如骨牌效應,一發不可收拾。

亦有病人向我展示「不合適接種疫苗的證明信」,可是很多所謂不合適接種疫苗的原因,我實在不敢苟同!其實高危人士比一般市民更需要疫苗保護,面對這些病人,我竭力向他們解說,同時深深感受到他們的困惑無助,為什麼甲醫生與乙醫生竟然給他們相反的意見?執筆當日,有一名患有糖尿病及冠心病的老伯向我訴苦說:「唉!陳教授,你有所不知。家庭醫生認為疫苗對我可能有風險,不建議打針;心臟科醫生卻認為我先要接受心導管檢查,才可以接種疫苗……」我聽後便忍不住向他說:「假如我的親人患上同樣的毛病,我會毫不猶豫地力勸他立刻接種疫苗!」

平常心面對艱難日子

忙了一整天,離開醫院已是晚上8時,忽然想吃餐肉公仔麵,於是跑到附近的超市,可是貨架卻是空空如也,不禁令我想起新聞報道有關烏克蘭國內超市情况。

疫情雖是嚴峻,但扭曲資訊所引發的恐慌似乎比病毒威脅更甚,盼望我們能以冷靜的態度及平常心面對艱難的日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健康]

相關字詞﹕冠心病 糖尿病 不適合接種疫苗人士 疫苗副作用 長期病患 新冠疫苗 陳家亮 吾生有杏 醫生院長周記 每日明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