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訓練智障學員 疫下網課大考驗

文章日期:2022年05月09日

【明報專訊】疫情肆虐2年多,大家已習慣透過視像會議處理公務或上課,只要開Zoom便可「碰面」。不過,這個看似方便簡單的操作,對嚴重智障人士、其照顧者和導師而言,並非輕而易舉。

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嚴重智障學員,上網課時,集中力往往不及面授課堂,他們可能突然抽筋或出現情緒問題,需要即時安撫。照顧者及導師需要付出更多心思和努力,讓學員在疫情期間都能持續學習,維持肌肉及感官機能。

李太的23歲兒子Jason是一名嚴重智障患者,沒有自理能力,需長期坐輪椅。他去年9月起成為靈實恩光成長中心(下稱成長中心)的學員,每周有4天到中心接受各種訓練和治療,包括感官訓練、大小肌肉訓練、職業治療、音樂治療、言語治療等。

面授課練感覺統合 提升專注力

成長中心為正輪候成人服務的嚴重智障人士,提供持續學習及發展支援,日後過渡至日間中心或工場都能夠適應,並紓緩家庭照顧的壓力。課程涵蓋不同學術和技能訓練,並有專業治療師提供適切援助,包括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訓練學員運用大小肌肉、手眼和動作協調、感覺統合,提升學員專注力。感覺統合訓練需要多類型設備配合,包括鞦韆、豆袋、觸感地氈等,刺激學員前庭覺、觸覺及本體感覺,從而協助調整腦內接收的感覺刺激至正常水平。

成長中心導師亦會與學員上音樂、體育、視覺藝術課堂,提供多種感官刺激,訓練嗅覺、聽覺、觸覺及視覺等,提升學習動機及探索外界環境的興趣,並透過控制不同的設備,學習運用手的技巧。個別學員按需要安排PT Class,伸展和運用肌肉。

看不清屏幕 家居活動空間有限

然而在第五波疫情爆發後,中心停止面授課,改為每周3至4堂網課。李太表示:「Zoom教學遠遠不及真人,兒子視力不太好,看不清楚屏幕畫面,要靠我們帶着他;加上家裏空間不大,訓練伸展時要鋪地墊,兩邊要有人,活動範圍很有限。」她說,自己尚可以陪兒子上課,很難想像若其他家長要外出工作,孩子獨個兒如何上課。

疫下困在家 情緒波動

Rachel在成長中心擔任導師3年,她說上網課無法即時留意到學員的情緒和狀態,而且要求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員長期留家,望着電腦屏幕上課也不容易。曾經有學員鬧情緒,發很大脾氣,亂丟東西,被鄰居投訴噪音很大,「那一次很誇張,住附近的同事要即時去學員家中支援。學員平時可以外出,但疫情下困在家裏,家長也很無助」。

性格能力不同 教學法度身訂做

Rachel又表示,自閉症學員缺乏耐性,他們需要常規訓練,例如穿珠仔,令他們慢慢習慣一個固定流程。事實上,每個學員的性格和能力都不同,教學方法各異,需要與家長密切溝通和配合。

對於嚴重智障人士而言,他們需要感官刺激和訓練,備課時要花心機設計新元素,例如用錫紙和乾花作畫,「乾花浸在暖水會釋出花香,錫紙會反光和發出摩擦聲音,可刺激視覺、聽覺和嗅覺」。這些課堂上需用的材料,要事前安排送到家長手上。

心境是小朋友 需持續學習

李太見到兒子在疫情期間都能持續學習和訓練,感到很欣慰,她感謝導師們堅持努力訓練各個學員。李太雖然有替Jason輪候政府院舍,2020年10月已經有位,但李太最終決定放棄。她與丈夫的心願始終是希望兒子持續學習,繼續到成長中心接受訓練,「雖說已畢業的智障人士已是『成人』,但他們的心境也只是小朋友,不可能被聘用,也不可能讀大學,他們需要繼續學習的機會」。

李太表示,成長中心為已離校的嚴重智障人士提供持續訓練,這項服務非常重要,她說:「正所謂use it or lose it,如果嚴重智障人士在離開學校後,不再訓練肌肉,不再鍛煉,他們在院舍只是長期躺臥,沒有任何學習機會」。她盼望兒子往後繼續在成長中心學習,時刻鍛煉自己。

成長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來,以自負盈虧模式營運;現位於恩光學校,但為配合學校發展,中心需在今年8月前遷出,現正物色新地點,盼望各界支持,令服務得以延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羅啟康(靈實恩光成長中心總監)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