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 療癒躁鬱症 輕中度患者 創意最澎湃

文章日期:2022年06月27日

【明報專訊】為慶祝回歸25周年,近期有不少藝術、文物、歷史展覽開放予公眾參觀。其中香港大學現正舉辦一個特別展覽,展出躁鬱症復元人士的藝術創作。

研究發現,躁鬱徵狀與創意呈「倒U形」關係,輕微至中度躁鬱患者的創意會最高。而透過藝術創作,即使沒有治療師介入,躁鬱症復元人士都能夠更認識和接納自己,得到意想不到的治療效果。

■個案

藝術提供「安全空間」 給情緒出口

約2年前,Purple因工作壓力與失業而患上躁鬱症;當時她每晚都會醒來,不時處於煩躁狀態。Purple曾嘗試填色創作,用顏色去表達情緒;及後參加了一個藝術課程,開始以不同形式創作表達自己。去年參與港大研究,嘗試以藝術創作自我療癒。今天她分享3個作品(見組圖),記錄自己的躁鬱症復元旅程。

第1站 學習接納自己

用輕黏土揑成的心形作品,紫色一面代表難過,另一面代表開心,同時代表「活潑、hyper的一面……hyper時,每天只睡約3至4小時,腦內有很多關於繪畫的想法」。

Purple表示,透過作品將自己開心與難過的兩面都展示出來,不像過往般收藏難過的一面,接納擁有兩面的自己。

第2站 與躁鬱共舞

接納自己後,Purple嘗試藉作品「與躁鬱共舞」,「橙色線條不斷跳躍,是因為自己一直壓抑創傷的情緒;壓抑的(情緒)終需一個出口……(創作時)腦海中閃過不同思緒,過多的思緒讓我停不下來。我嘗試接納自己的念頭,其實思緒也像繁星,每一顆都在提醒我要多點照顧自己,一起發光。無論好的壞的,我都接納,也愛自己」。

第3站 與離別共舞

這年間,Purple經歷一次次離別,「以前面對離別都會很傷心,不懂如何看待這些情緒」。而這個作品的出現,亦與Purple一場離別有關。她相約即將移民的中學同學一起體驗流體畫,導師着她揀選喜愛的顏色繪畫,「本想繪畫海洋,但由於加多了綠色,最後變了地球」。由於效果不是心中所想,她覺得不好看。導師卻用另一角度看待,「都幾似個地球,幾靚吖」!這令Purple感悟,「人生可能想做A,但做了B,不代表B不好」。透過創作,令她找到新角度去看待離別,「和朋友專注創作流體畫的時刻,我們一起建立美好回憶,離別不一定是傷心或失去」。

創作過程中,Purple形容藝術提供了一個「安全空間」,因為「藝術無分對錯」,毋須面對批評,給予情緒出口及表達渠道,同時可認識更多同行朋友。她希望透過藝術展覽,令更多人真正認識躁鬱症,為復元人士去除污名。

躁鬱症多面向 不止躁狂怪異

香港大學早前推行躁鬱症研究,並舉辦復元人士藝術創作展覽,香港大學學生事務長、ABC(Ambition, Bipolarity, Creativity)研究首席研究員謝樹基希望透過研究和展覽,讓大眾看到躁鬱症不一樣的面向,減低對情緒病的標籤。「很多人覺得躁鬱症就是亂、癲、狂、胡亂使錢。」

有份參與ABC研究的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袁穎忻亦表示,很多時患者也自覺做出怪異或不恰當的事情,比如狂發短訊給別人,滔滔不絕發表偉論等,因而抗拒自己躁狂的面向;在這個研究中,患者發現自己有獨特的創作能力,從而能夠接納自己。

當情緒病與藝術相遇,令人想起藝術治療,但是次研究並沒有作治療式介入。袁穎忻表示,「我們純粹請他們創作,或捕捉創作過程發生了什麼、有什麼靈感」。謝樹基進一步解釋,他們將現象學應用於研究中,希望對復元人士的經歷不帶任何批判,不將他們病態化,反而用好奇心深入了解他們,希望藉此增進與復元人士的信任,「很多時會加快復元」。

雖然今次研究並非要探討藝術創作有無治療效果,但謝樹基指出,不少參加者形容創作過程很療癒,有人覺得透過繪畫或寫作有助表達自己、抒發感情、整理混亂的思緒。此外,參加者說「作品會對他們說話」,透過作品了解自己,對事情(如患病經歷或人生大事)有另一個看法。

徵狀與創意呈「倒U形」關係

袁穎忻表示,「研究是探討躁鬱症與創作之間的關係,因為外國有文獻指出躁鬱症與創作有關,但缺乏本港研究」。謝樹基補充,2016年美加研究發現,躁鬱徵狀與患者創意呈「倒U形」關係,即輕微至中度躁鬱時創意最高;嚴重躁鬱徵狀時,即情緒最低落或高亢時,創意則較少;在是次研究也初步發現「倒U形關係」能應用在本地患者身上。

謝樹基指,是次研究用半年時間實踐、反思、小組分享,參與者一同籌備創作展覽,是一個行動型研究;「我們集中捕捉參與者創作和病徵的歷程。」在這個深度研究中,很多參加者都有條理而仔細地分享他們的創作經歷,令團隊十分驚喜。有人分享在hypomanic(輕中度躁狂)狀態下,「整個人很跳脫、很有動感,對事物觀察很敏銳,拋開了其他人的眼光、評價等,而且對顏色和周圍事物影像、聲音等都變得很敏銳」。不少參加者都表示那是一個難得的創作機會。

袁穎忻指,躁鬱症患者有兩極情緒,但外國文獻集中hypomanic對創作的影響;是次研究他們發現小部分參加者在抑鬱時都有很多感受想要表達,情感也會變得更細膩敏銳,增加創作靈感。謝樹基補充,有些參加者情緒低落時,雖然沒有氣力去表達,也難以啟齒,但卻很想創作。

加深公眾了解情緒病

他們發現,不少參加者創作時會有意識地選用特別顏色或圖像,表達內心感受。袁穎忻表示,公眾可從展品中「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加深對躁鬱症的認識,並了解復元人士的長處,例如創造力,從而消除對躁鬱症或精神病復元人士的刻板印象」。她也希望是次研究能為精神病治療提供更多數據和新方向。

■招募研究參加者

ABC研究仍在進行中,現正招募參加者。有興趣者可致電3917 7367/6281 0561查詢。

報名:bit.ly/3tXAZtZ

■Ambition Bipolarity Creativity

藝術創作展覽

日期:即日至6月29日(本周三)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8:00

地點: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智華館地下

文:植蔚卿、李欣敏

圖:林靄怡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相關字詞﹕標籤 情緒復元 多變性 創作靈感 藝術創作 創意 情緒病 精神健康 展覽 躁鬱症 每日明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