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西醫指的貧血,是血液中的血紅素過低,但中醫並無「貧血」的病名。「中醫將現代醫學『貧血』,按病人症狀,分別列入『眩暈』、『心悸』、『虛勞』等病名內。『貧血』多為虛症,但不獨指血虛,按患者不同表現及症狀,還可歸納入氣虛、陰虛及陽虛等範疇內。」註冊中醫何慧潔說。
很多人都有誤解,以為貧血的人一定是血虛,或是血虛的人一定有貧血,何慧潔強調,兩者有較大關連但並無必然關係,「部分病人即使有血虛症狀,包括臉色蒼白、經常頭暈、心悸、失眠等,但驗血顯示沒有貧血;相反,檢測到有貧血的病人,又不一定有血虛的症狀,因此兩者不能畫上等號。」
補益心肝 健脾和胃
另外,在中醫學說,貧血病機與心、肝、脾胃等臟腑關係最為密切,何慧潔解釋︰「中醫的概念,『心主血脈』、『肝藏血』,貧血與心肝關係顯而易見;脾胃與血液化生有關,『脾胃是後天之本』,我們透過脾胃,把飲食攝入的營養物質轉化成為氣血,假如脾胃不好,氣血化生不足,亦會導致貧血。因此,治療應按需要補益心肝,健脾和胃,益氣補血。」
根據不同證型用藥
用藥則根據不同證型,針對血虛者,常用藥材包括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等;至於氣虛者,會表現得疲倦乏力、臉色蒼白、頭暈氣促、聲低懶言等,常用北芪、黨參配伍當歸、紅棗;陰虛常見於女性更年期的月經量多及崩漏,她們經常有潮熱、手心足心熱、口乾舌燥、便秘、失眠、多夢等情况,多使用龜甲、知母、旱蓮草、女貞子等藥材;陽虛者,一般會在氣虛症狀上,再有明顯畏寒怕風、手足冰冷、精神不振和嗜睡,可使用附子、乾薑、肉蓯蓉等藥材調理。「不過,這四虛未必是獨立,有些人氣血兩虛,有些人則氣陰兩虛。因此,中醫講求辨證論治,而且不會使用單一種用藥,往往要配伍和使用複方,加強療效。」
要醫治貧血,除服藥調理,亦可採用食療輔助,何慧潔推介兩款湯水,有助補益氣血。
菠菜豬膶湯 補血養肝
材料(3至4人分量)︰
豬膶200克,菠菜160克(或4両),杞子、薑絲、麻油各1湯匙,鹽、生粉和米酒適量
做法︰
1.豬膶切片,以清水洗淨血水,用少許鹽、生粉和米酒醃30分鐘
2.菠菜洗淨切段,汆水備用
3.湯鍋加入4碗半清水,大火煮滾
4.把豬膶放入,轉細火煮5分鐘,加入菠菜、杞子和薑絲,再煮5分鐘,用鹽和麻油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補血養肝,明目
備註︰豬膶及菠菜含豐富鐵質,適合缺鐵性貧血的人食用。月經量較多的女性,建議可於經後連續飲用2天,連湯渣進食。豬膶屬於動物內臟,高膽固醇人士不宜食用過量
黑豆黨參牛𦟌湯 健脾益氣
材料(3至4人分量)︰
牛𦟌300克、黑豆100克、乾淮山60克、黨參20克、紅棗6粒、桂圓6粒、薑2片
做法︰
1.牛𦟌洗淨切段,汆水備用
2.黑豆、乾淮山、黨參、紅棗、桂圓洗淨,浸泡30分鐘
3.湯鍋加入12碗清水(約2公升),大火煮滾
4.把所有材料放入,轉細火煲1.5至2小時,用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益氣,補血安神,尤其適合氣血兩虛型貧血人士飲用
備註︰飲湯連牛𦟌食用,補血效果更佳。此湯藥性屬溫補,傷風感冒期間不宜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