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台灣雕塑家朱銘於家中辭世,終年85歲。有報道懷疑他因病厭世,各界震驚、不捨。
老友記常把「年紀大,機器壞」掛在嘴邊,數不清的慢性病纏身,疼痛困擾、精神委靡,長期抗爭下難免不安、無助、恐懼。長者學習接受疾病是生活的一部分,變得尤其重要。
老友記到底如何「與病痛共存」?身邊人又如何幫助他們重拾人生價值?
「當長者同時患上許多慢性病,很多事情都做不到的時候,就會忽略自己的存在價值。」從事長者服務20年的靈實胡平頤養院院舍經理袁麗華估計,社區內不少長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雖未必是抑鬱症,但不開心、情緒低落等很普遍。
病痛失自理力 依賴別人變消極
當年紀漸大,每個器官都有可能出現問題。袁麗華指出,血壓高、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較普遍。有些長者身體較差,可能心肝脾肺腎都受影響,還有中風、認知障礙症、柏金遜症,甚至癌症等。由病症引起的痛楚,如關節痛,尤其讓人難受;若疾病還削弱自理能力,長者的心理影響就更大,「例如他平時可以照顧自己,走路、吃飯、如廁,但患病或病情惡化後,很多事情受到限制而做不到,自信心便會受打擊。需要依賴別人照顧,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衝擊」,心情會變得較負面消極。
多讚賞鼓勵 肯定自我價值
袁麗華認為,幫助長者紓緩一些病徵或痛楚,減少對生活的影響,能提升他們對慢性病的接受程度,更容易「與病痛共存」。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轉化他們「做不到」的想法,提醒他們把焦點放在「做得到」的事情上,這個觀念很重要。「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常想一二,總有一兩件好事。我們多鼓勵、讚賞長者做到的事情、擁有的能力,他都會覺得『我還有很多事情做得到』。」照顧者亦可以嘗試幫助長者回顧人生經歷,找尋遺忘了的自我價值,例如對家庭的付出,培育子女成才,對社會貢獻等。他們從中找到存在感及成就感,肯定自己的價值,漸漸脫離負面的思想。
保留長者自主能力 慢慢食不餵飯
做好思想工作,行動上亦要配合。盡量保留長者的自主能力,令他們產生「我都不是完全依賴他人」的想法;以吃飯為例,有些長者吃得較笨拙,但照顧者不應直接餵食,應接受長者的緩慢和不乾淨,讓他慢慢進食,「給長者機會,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這樣他才會有信念,認為自己還有能力,才會有意欲去訓練;因為有些應有的能力,若不練習就會慢慢喪失」。若真的有困難,如夾不到餸菜或吃到一半感到疲累,才出手幫忙。
培養興趣 擴闊社交圈
袁麗華補充,讓長者找到娛樂或興趣,對保持正面情緒同樣重要。每個長者都有感興趣或開心的事情,例如唱歌、下棋、書法等,「讓他們覺得自己有事可做,並因此感到愉悅」;甚至透過參與不同的活動小組,擴闊社交圈子,「就算不喜歡社交的老人家,也需要有朋友,一起聊天、下棋、吃飯」。透過不同活動互相認識、相熟,避免變成隱蔽長者。
飲食作息 尋抑鬱先兆
長者最常傾訴身體不適,情緒問題則較難察覺,照顧者如何察覺他們有負面情緒,甚至抑鬱傾向?袁指出,在排除疾病影響後,可留意長者生活習慣有否出現改變,最容易察覺是食慾減退,其次需要留意睡眠質素,是否睡得不好或經常睡覺,以及失去動力,「例如長者平時早上起牀會晨運,但是現在睡到很晚都不願起牀,生活上出現轉變,這也是一個先兆」;若加上言語之間帶有埋怨,比如「我都這麼老了,就不要這麼長命」之類,就更要小心。
她提醒,要花時間和長者聊天,多關心十分重要,讓他們覺得有人疼愛自己。都市人忙碌,未必能時時刻刻陪伴長者,但關心並非用時間衡量,其實長者要求不多,亦很容易滿足,「陪伴時間不一定需要很多,有時問候一句,或陪伴他們做一些想做的事情,已經很足夠」。
文:陳真紀、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