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 減癱瘓失禁風險 骨擴散精準電療止痛

文章日期:2023年06月19日

【明報專訊】陳先生,67歲,一直身體健康,不煙不酒,3個月前開始持續腰痛,起初不以為意,以為是拉傷;直至近1星期痛到不能走路,遂往急症室求診,經檢查後發現,原來是前列腺癌擴散至骨骼。晴天霹靂,陳先生和家人頓時不知所措。

這類型個案,每年都會遇到不少,普羅大眾對癌症骨擴散(或稱骨轉移)認識不多,也存在很多謬誤,故撰文加強大眾認知。

晚期癌細胞轉移骨骼

1. 什麼是骨擴散?是否等於骨癌?

當癌症去到晚期,部分癌細胞可能會從原有器官,轉移到身體內各處骨骼,之後再生長成另一個腫瘤,破壞骨骼結構,我們稱之為「骨擴散」。全身所有骨骼都有可能發生骨轉移,但轉移部位,大多集中在脊椎、肋骨、盆骨、大腿骨和上臂骨。一般而言,肘關節以下及膝關節以下,較少發生骨擴散的情况。

原發性骨癌,一般是指源自骨頭的腫瘤,相對較為罕有,治療方法與骨擴散完全不同。

前列腺癌、乳癌、肺癌 較易骨擴散

2. 哪些腫瘤較易出現骨擴散?

前列腺癌、乳癌、肺癌,這3種癌症轉移到骨頭的機率較高。當然其餘癌症進入晚期也會有骨擴散風險。

存活率看主要器官有否擴散

3. 出現骨擴散,是不是表示病情已非常嚴重?

一般而言,如癌症出現骨擴散,意味癌細胞已透過血液擴散至遠處器官,癌症已屆第四期,故病情算是比較嚴重。但病人存活率視乎不同腫瘤及不同病情(例如其他主要器官:肝、肺及腦部等有否擴散),差異可以很大,故即使病人有骨擴散,並不意味病人壽命一定很短。

「蝕骨」加快 骨質流失致脆弱

4. 骨擴散如何破壞骨骼結構?

人體的骨骼裏有兩種細胞,一種叫蝕骨細胞(osteoclast),而另一種叫成骨細胞(osteoblast)。蝕骨細胞的功能是分解骨質,而成骨細胞的功能則是製造骨質。正常骨骼,此兩種細胞的生長處於平衡狀態,讓骨質長期保持穩定。但當腫瘤擴散至骨骼後,會釋出物質讓蝕骨細胞的生長加快,而成骨細胞的生長則相對變弱,破壞兩者平衡。因此,骨質便不斷流失,骨頭變得愈來愈脆弱。

痹痛骨折 壓脊椎致癱瘓失禁

5. 骨擴散會引致什麼不適?是否所有骨擴散病人也會感到疼痛?

不是所有骨擴散也會疼痛,但機率是高的。據統計,約80%骨擴散病人會感到疼痛。病人感到的不適如下:

‧局部疼痛:

此乃最常見的病徵。由於擴散至骨頭的腫瘤會增生造成局部發炎,壓迫局部組織,或侵犯神經,引致疼痛及麻痹等情况

‧骨折:

骨擴散會引致骨質流失,破壞結構,令骨頭變得脆弱,如骨擴散發生於大腿骨或上臂骨等,這些較幼長及需承受重量的骨頭,較易出現骨折的現象

‧脊髓壓迫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此乃骨擴散最危險的併發症。骨擴散至脊椎,腫瘤向後生長並壓迫到脊髓神經,引致麻痹、四肢無力,甚至癱瘓及大小便失禁等。一旦未能及時處理,脊髓神經的損傷往往不能修復,造成永久傷害

‧高血鈣症:

由於骨質分解明顯增加,會釋放出鈣質流入血液。高血鈣症狀通常不太明顯,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疲倦、心律不整、惡心、嘔吐、便秘、脫水及神志不清等

‧影響骨髓造血功能:

由於骨擴散佔據了部分骨髓的空間,可能會影響患者的造血功能,因而產生貧血、白血球偏低或血小板不足的情况,影響病人的精神、抵抗力及止血功能等

腫瘤局部控制1年達90%

6. 電療對骨擴散有何幫助?

‧減少痛楚:研究顯示電療約1個月內,約70%患者疼痛會得到部分或完全改善。一般而言,電療後痛楚不會立即緩解,通常需兩星期左右才會慢慢改善

‧加強腫瘤局部控制,維持病人自理及活動能力

‧減低骨折或壓迫神經等併發症發生的機率

7. 傳統電療及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對骨擴散的療效有什麼分別?

傳統電療技術經常用於治療骨擴散,但由於精準度不足,為免傷及附近神經及正常組織,能照射的電療劑量往往較低,止痛及控制效果較短暫。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結合了精準定位及影像導航技術,精準度能提升至1至2毫米左右,電療劑量可以提升。研究顯示病人的止痛效果更佳;而腫瘤局部控制1年更可達90%,這大大減低了骨擴散對病人的影響。

手術助脊椎神經減壓

8. 骨擴散還有其他什麼治療方式?

A. 手術治療

I.當患者的骨擴散造成脊椎骨結構不穩定、壓迫脊髓神經,醫生會考慮外科手術,幫助脊椎神經盡快減壓,避免永久損壞

II.當患者負重骨骼(如下肢骨)受損嚴重,已發生或較大可能骨折,醫生便會考慮手術,幫助骨骼回復結構穩定,並減低病人痛楚

B. 非手術治療

I.止痛藥:輔助其他治療,減少病人疼痛症狀

II.骨針:病人需定期注射,藥物原理是減少骨骼裏的蝕骨細胞,從而減慢腫瘤對骨骼的破壞。研究顯示病人注射骨針後的痛症會減少,發生骨折或脊髓壓迫等併發症的機率亦較低

總括而言,骨擴散非無藥可治,多學科治療(精準電療,配合手術及藥物治療)能大大減低病人痛症,以及發生可怕併發症(如骨折或脊髓壓迫引致癱瘓或大小便失禁)的風險,提高病人生活質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蔣子樑(港大臨牀腫瘤學系臨牀助理教授)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