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多啲:照顧者適時求助 忌「不放手」

文章日期:2024年03月04日

【明報專訊】「我想死」、「好攰」、「好孤獨」、「心很累」,是不少認知障礙症病人家屬和照顧者的苦水。從事認知障礙症服務達18年的賽馬會耆智園副總經理、註冊社工崔志文不諱言,患者情緒起伏大,自理能力逐步減弱,記性又差,容易與照顧者出現摩擦,亦令不少照顧者感到失落乏力,甚至抑鬱至有尋死念頭。

有兩類照顧者屬於高危。崔志文表示,第一是不肯放手,認為自己處理才是最佳方法;第二是不尋求協助,但認知障礙症患者認知、活動能力及情緒都會不斷變化,需要專業知識幫助。

Alley的父親於2020年確診認知障礙症,最初由家傭照顧,但父親狀况逐步變差,日夜顛倒,半夜起牀開火煮食,更有譫妄症,指罵母親出軌,令母親整日關門在房。Alley一度感到壓力及迷惘,幸好積極尋找社區協助,嘗試讓父親參加日間院舍活動,發現他情緒逐步穩定,身心狀况有改善。但不用「上學」日子,父親又由朝睡到晚,後來決定申請院舍,而自己亦參加照顧者的課堂,並適時與醫護溝通,抒解個人情緒。

常言認知障礙症不能根治,但崔志文表示,患者若及早得到適切照顧,有助延緩病情。而照顧者亦不能孤軍作戰,必須學懂「PREFERS」。即由照顧個人身體狀况(P:physical condition)、處理家人關係(R:relationship) 、個人情緒管理(E:emotion) 、財政調動(F:financial burden)、學習照顧方法(E:education)、尋找社區資源協助(R:resources)及社交關係支援(S:social burden)等,多方面配合,才有助成為健康又有效能的照顧者。

[健康]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副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