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影像流出 傷害等同性侵

文章日期:2024年03月11日

【明報專訊】人人智能手機在手,不論拍攝或上傳影像都十分容易。情到濃時,不少情侶想留住甜蜜一刻,拍下十指緊扣、擁抱、親吻照片,當其中一方提出拍攝更私密的照片時,如何應對?

早前網上流傳多張私密照片,再掀社會對影像性暴力的關注。私密照片稍有不慎就會流出,或在分手後變成威脅工具,對受害人心理健康造成深遠影響,所受的創傷等同性侵,而社會輿論壓力則對受害人帶來二次傷害。

說到性暴力,大家都想到非禮、性騷擾、性侵犯;但只要屬非自願且與性有關的行為,都屬性暴力範疇。臨牀心理學家梁重皿指出,根據《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DSM 5)的修訂版,涉及私密影像拍攝及流出的傷害也被歸納為性侵創傷,「性侵犯定義不止是身體上的性侵害或性暴力,亦包括情感傷害,即psychological pain,指一些痛苦回憶,深層私隱被侵犯,感覺羞恥和被背叛;還有社會的輿論壓力、污名化、排斥、個人形象被破壞等,都令受害者心理產生很大痛苦」。

拍攝、散播、分享 影像性暴力

香港於2021年修例,未經同意下發布或威脅發布私密影像即屬違法。但由於網絡隱匿、傳播快速的特性,仍然有許多人身受其害。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資深倡議主任簡敏棋表示,只要是未經他人同意並涉及私密影像的行為,不論是拍攝、散播還是分享,均屬影像性暴力。其他情况還包括以私密影像來要挾發生性行為、勒索金錢,以及將受害人樣貌移花接木至色情影像等。這些行為令受害人承受巨大傷害及壓力,甚至可能導致輕生。

伴侶背叛 焦慮憤恨自卑恐懼

簡敏棋指,這類事件的施害者大多是受害人所認識,例如親密伴侶,他們要挾發布影像作為操控工具,因此有些受害人未必會立即尋求第三方協助,擔心求助或報警等行為會刺激對方報復,將影像發放到網絡。這一類性暴力的影響具延續力,恍如計時炸彈。「有受害人表示,有心理準備一輩子都要面對這件事情,就算當下照片被刪除,難保有一天又會突然出現,被人用來威脅自己、勒索金錢。」另外,亦有受害人對警方或法律缺乏信任,認為報警未必有實際幫助。

面對輿論壓力 影響社交

當每日擔驚受怕,長期受情緒困擾,嚴重可引發心理疾病。梁重皿指,私密影像流出會令受害人覺得羞恥,自尊心受損,影響自我價值,乃至產生對他人的不信任,「因這些影像本應是關係很親密、互信的人所拍攝;所以(影像流出)會出現信任破裂,令受害人很無助,產生焦慮、憤恨、自卑、恐懼等負面情緒反應」。而且影像流出後很難控制及停止他人繼續傳閱,有可能影響到受害人的社交,例如建立和維持人際關係出現困難,或身處在學校或工作場所時會感到尷尬;更可能要面對輿論壓力,嚴重一點甚至會被人騷擾。

梁表示,受害人會擔憂未來發生類似事件,「或不敢再建立戀愛或親密關係,引致將來與人建立信任關係時感到不安,害怕私隱再一次被侵犯」;更有可能出現創傷後壓力綜合徵(PTSD),他們或會避開與創傷相關的事物,如不敢再上網、避開經歷這件事的某些地方等,「甚至可能一提起照片,就立刻很害怕」。如果創傷持續,甚至影響日常生活,那就需要尋求專業人士如臨牀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治療。

支援組織協助下架影像

為幫助受害人盡快移除私密影像,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於2021年初開始提供「Ta-DA下架支援」,協助受害人向有關網絡平台要求移除未經同意下被散播的私密影像,並按需要提供情緒輔導、法律諮詢等支援服務。根據2021至2023年服務報告,協會共為171宗個案提供下架支援,並向網上平台舉報1342項未經同意下遭發布的私密影像內容,當中89%最後下架。這些私密影像最經常出現在色情網站上,其次是社交媒體平台及搜索引擎;受助人逾七成是女性,男性佔逾兩成。

文:陳真紀

編輯:梁小玲

美術:劉若基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副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