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路同行:局部切腎治癌 分秒必爭

文章日期:2024年04月08日

【明報專訊】在醫療主題的電視連續劇中,手術室牆上的倒數計時器往往為劇情增添不少緊張氣氛。然而現實生活中,此類爭分奪秒的手術不是太多,微創腎臟局部切除術是其中之一。

限時30分鐘 減腎衰竭風險

近年研究表明,腫瘤大小為4厘米或以下的第一期腎癌,局部腎臟切除和全腎切除的治癒率相等。局部腎臟切除的主要目標是在切除腫瘤的同時,盡可能保留其餘正常腎組織,以減低患者未來出現腎功能衰竭或需要洗腎的風險。因此,對於腎功能不正常或有三高問題的病人,醫生更傾向於選擇局部腎臟切除。

先重建3D影像 再做微創手術

不過,局部腎臟切除的難度較全腎切除為高,因為手術時醫生要盡可能保留腫瘤以外的腎組織,需要在腎門找到腎臟動脈,使用血管夾夾住,讓腎臟暫時停止供血。

接着醫生需在30分鐘內完成腫瘤切除、止血及縫合血管等步驟,以避免腎臟因長時間缺血而導致功能受損。即使現在有微創手術運用機械臂技術(儀器具高達720度旋轉角度和多個關節),讓醫生能在狹小空間內靈活操作,但面對如此分秒必爭的手術,精準的術前評估無疑十分重要。

知己知彼,由於每個病人的腎臟或腫瘤結構都不一樣,醫生可在「3D醫學影像重建技術」協助下,順利完成這項複雜手術。透過重建技術,病人的整個腎臟結構、腫瘤位置及其周邊組織包括血管分支等,均可以透過三維影像(圖)甚至實體模型的方式呈現。醫生能準確直視腫瘤與毗鄰重要組織結構的關係,術前仔細了解腫瘤位置及其供應血管,從而更精確地制訂手術計劃,也可借助它在術前與病人及家屬有效溝通。

文︰敖章鐘(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