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多啲:反覆轉醫生 長期病難跟進

文章日期:2024年04月29日

【明報專訊】隨大灣區交通網絡發達,不少長者選擇北上養老;亦有不少人香港內地兩邊走,既工作兼生活,令北上求醫需求增加。當大眾追求「平、靚、正」的醫療服務下,有醫生提醒,在兩地求醫均需向醫生提供完整的病歷,才能對症下藥,減低醫療風險。

今年2月,政府公布擴大醫療券使用範圍,把7間位於粵港澳大灣區醫療機構納入「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當中包括牙科服務。養和醫院副院長、婦產科專科醫生陳煥堂表示,有關計劃讓港人得到更多醫療選擇,但對於長者或長期病患來說,必須小心管理個人病歷紀錄,以便在不同地區看診時,幫助醫生掌握病情,提供合適治療。

陳煥堂說,常見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或白內障,有別於傷風感冒,需要長時間監察及藥物治療。以糖尿病為例,不少患者血糖水平時高時低,需要因應情况調節藥物,一旦血糖控制不穩定,可併發糖尿眼或糖尿足。反覆轉換醫生,難以跟進病情及適切治療。

兩地病歷寫法或有差異

另外,兩地醫療對疾病資訊和病歷寫法,可能有文化及中英文差異。陳煥堂曾經接觸一名居港的內地孕婦,香港婦產科指引,在懷孕20周時須接受結構性超聲波,但她表示在內地接受過「大牌子超聲波」,輾轉了解純綷是名稱差別,所指同樣是結構性超聲波。因此在北上求醫熱潮下,病人需要整理個人病歷紀錄交給醫生,而兩地醫生亦要了解兩地的治療及記錄方式,讓患者得到全面的醫療服務。

[健康]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