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天返電台做直播,剛好一名電台同事徵詢我的意見。原來他的媽媽早前例行驗身,發現膽囊內有幾粒膽石。這名女士大約70歲,身體素來健康,從來沒有任何患有膽石的徵狀,這份驗身報告令她感到十分詫異。她根據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尋求專科醫生的意見。
「那個醫生翻閱了媽媽的保險單後,便建議她接受切除膽囊手術。」這名同事向我轉述那個醫生的說話,接着問:「陳教授,是否檢查出錯呢?我媽媽什麼徵狀也沒有。」
「其實膽石是常見的現象,很多健康人士也有一些『沉默的膽石』,對健康並不構成威脅。」我毫不含糊地回答。
「為什麼那個醫生卻說如果膽石跌落膽管內便後果嚴重,會有生命危險,所以應該盡早把膽囊切除,以防後患?」同事追問。
「小事化大」 增不必要醫療開支
我嘆了一口氣,便嘗試向他解釋:「我不能夠推測那個醫生的背後理念,但是醫學數據告訴我們有關的風險極低,我並不認同這種沒有臨牀數據的『治未病』理論,正如我不會切除沒有徵狀的盲腸去預防盲腸炎的道理一樣。因為手術風險及可能出現的後遺症是不可忽視。」
醫學技術進步讓我們在檢測過程中發現很多沒有嚴重後果的「不正常」情况,例如一些低精準度的基因生物標誌物(genetic biomarkers)、輕微收窄(<50%)的冠狀動脈/心臟血管造影、低風險或甚至模稜兩可的掃描影像等。不少人卻誤以為這些「不正常」報告是「治未病」的信號,其實這些「及早治療」往往沒有醫學證據支持,反而增加了治療所引致的副作用或併發症的風險。
由於私營市場可能出現的商業誘因,過度治療容易導致「小事化大」,增加了不必要的醫療開支,令私人保險費不斷上升。過度治療亦耽誤了醫管局醫院的輪候時間,這並不只是香港的問題,也是全球正面對的嚴峻威脅。
社會對醫療的期望愈來愈高,動不動便訴諸法律,促使不少醫生抱着「唔怕一萬,最怕萬一」、以防走漏眼的心態行醫,有個別行醫者藉此風氣尋找商機,進一步扭曲醫患關係。
要減輕過度治療,社會期望、醫療制度,以及行醫態度三方面都需要共同正視這個問題。身為醫生,我認為首要做好本分,用心醫病總比「大包圍」式的檢查和治療有效,更不應視過度治療為一種商機。
文:陳家亮(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中大醫學院教授,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