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謬誤:異物誤入氣管 亂催吐隨時窒息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24日

【明報專訊】誤吞異物,視乎吞掉了什麼、患者身形、年齡等,有時難以判斷是否危險,建議盡快求醫。急症科專科醫生朱國強指,比較令人擔心的情况是異物鯁塞或掉落氣管影響呼吸,所以應盡快求醫。不要自行催吐或灌水,因有可能造成二次傷害,例如嘔吐物噴出有可能會掉進氣管,造成窒息或肺部感染;「或有些人直接用手指或匙羹嘗試挖出來,絕大部分情况都是有害,如小朋友喉嚨較窄,更容易造成阻塞,甚至窒息;亦有見挖出血的情况。」

腹部衝擊急救 錯姿傷肋骨

遇上鯁塞,若有相關急救知識,例如哈姆立克法(一種腹部衝擊方法令鯁塞異物吐出),可立刻執行。但朱指出,若未學過急救或沒有相關訓練,可能會做錯姿勢而造成傷害,例如過度用力或是弄錯位置如肋骨而受傷。

持續劇烈咳嗽 異物或入肺

此外,由於食道與氣管位置相近,異物一旦落入氣管會比較麻煩,例如落入肺部較細小的氣管,有可能造成肺炎。不過,日常「落錯格」的東西如飯粒、口水等,氣管入口有絨毛定時分泌黏液,黏着異物,然後慢慢撥出,並咳出來,毋須過於擔心。但如咳嗽持續且劇烈,有可能是異物已經落入肺部,建議盡快求醫檢查。朱國強分享,曾有一個小朋友咳嗽了很長一段時間,入院接受X光檢查發現患上肺炎,最後經內窺鏡檢查發現有一顆花生堵塞了支氣管,分泌物無法流走演變成肺炎。因此家長應時刻警覺,以及做好家居安全。

[健康]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