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星寄語:擇善而行

文章日期:2024年07月22日

【明報專訊】現今社會節奏急促,我們或感到生活壓力。外在環境非人力所能控制,影響心情可以理解;但同時我們不要忘記,快樂也可以由自己創造。童軍的格言「日行一善」,正是為自己、為他人創造快樂的不二法門。

與人為善,本是義所當為,不是為自己積德求福。然而行善讓人感到快樂,也是無可否認的事實。那麼,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助人為快樂之本」,可有科學根據?歷來不少心理學家都嘗試解答這個問題。綜合多項研究結果,行善不僅利人,更可利己,而這正是我們感到快樂的根本原因。

為善最樂 有科學根據

首先,行善肯定了我們的存在價值,令我們自覺對社會有貢獻,或對別人有幫助,即使所做善行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同時,行善可以提升自信和自尊,因為擁有行善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種恩賜,而不是與生俱來。此外,行善可以培養我們的同理心,提醒我們要保持謙卑,因為行善是一種奉獻或服務,成功與否在乎受助者的感受。另有研究顯示,當幫助別人的時候,大腦會釋出如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讓人感覺良好,並有助促進人際關係和社會連結。

話說回來,很多人對行善的期望似乎過高,總覺得要「有成效」、「有受惠對象」才稱得上為善,其實不然。行善的方式五花八門,怎樣才算「有成效」?我們根本無法制訂劃一衡量標準。至於「受惠對象」,也不必指定某個群體,只要對公眾、對社會有益的事,便是善舉。即使簡單如撿起路上的廢紙放進垃圾箱,甚或向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祝福一句,我認為都可算是善舉。

猶記得10多年前,我擔任何善衡夫人堂舍監期間,經常帶學生到薄扶林水塘跑步。我習慣向迎面而來的相逢者說聲「早晨」,對方亦會友善地回應。誰知學生看到了,竟問我是否認識他們。另有一次,我駕車上班途中,在分岔路遇上另一輛車,對方讓我先行,我心存感激之餘,整天的心情也愉快起來。事實上,說聲「早晨」、讓人一步,微不足道,卻可以燃亮彼此的心情。可惜不知是否一場新冠疫情,加深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這些微小而溫暖的善舉,彷彿愈來愈少了。適逢香港特區政府推行禮貌運動,我認為不妨藉此機會,推廣「以禮待人,從小做起」,並由主動說聲「早晨」開始。「勿以善小而不為」,「早晨」兩字不僅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讓大家感到親切愉快。同樣道理,醫生在診症時表達關切的問候,有助建立病人的信任,促進更有效的溝通,何樂而不為?

文:劉澤星(港大醫學院院長)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專欄「澤星寄語」,分享醫人醫事,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健康]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