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兒言自得:窮則變 變則通

文章日期:2025年03月24日

【明報專訊】政府鬧財赤,財政預算發表前,已不斷有消息說許多政府部門都要瘦身,官員還特別點名醫療和教育,說兩者都有節省空間,令大學和醫療界的舊同事大感困擾。到財政預算正式公布,大學撥款是減了,但醫管局的撥款不減反增。據說政府花在醫療,尤其是醫管局的支出,近年間已經以倍數增加,但始終都好像入不敷支,而且還鬧醫護荒,看專科或者做檢查的輪候時間,比以往更令病人望穿秋水。怎麼錢多了反而服務愈來愈捉襟見肘,不但市民有微言,當局也正在大傷腦筋。

最近趁到加拿大探親之便,去了古巴一趟,對這島國多了點認識。古巴自15世紀末被哥倫布發現以來,可說得上多災多難,先是有歐洲人帶來麻疹疫症,殺了三分之二原住民;跟着受到西班牙殖民者,以及美國政府或其傀儡政權的統治,經歷了多次反殖、反美、反黑反腐敗戰爭。過去數十年過的算是太平日子,但被美國經濟封鎖半個世紀至今,加上蘇聯在1991年解體後失去的經濟援助,都使經濟停滯不前;此外,多次颶風和旱災,對民生更如雪上加霜。近年政府推行改革,逐漸引入市場經濟和外資,似乎有點成效。

古巴醫生與人口比例世界第一

我在古巴首都夏灣拿(哈瓦那)住了數天,每天都是安步當車,主要不是看風景,而是看當地人生活。就我所見,古巴的確窮,GDP長期處於低位,國民平均月入可能不夠我們在香港上一頓普通館子,但窮歸窮,卻不覺得他們苦,看來是樂天知命和快樂的民族。街上見不到露宿者,乞丐是有的,但行乞得斯文,不會纏着目標不放。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完全沒有兒童行乞,街上也見不到皮黃骨瘦或衣衫襤褸的小孩,看來兒童福利做得不錯。

和本地人傾談,才知道他們最引以為傲的,是完全免費的醫療和教育。怪不得古巴教育水平在世界前列,拉美地區榜首;2019年人均壽命79.5歲,在整個美洲僅次於加拿大和智利,排名比美國高;2017年嬰兒死亡率是千分之四,也比美國低。雖然西方曾有學者質疑古巴的官方數據有「攙水」成分,但古巴醫療水平水準不差,甚至有付不起高昂費用的美國人到古巴看病,卻是不爭的事實。已故委內瑞拉前領導人查韋斯,動腫瘤手術也多次赴古巴求醫。

為什麼古巴這麼窮,醫療水平卻比得上發達國家?原來古巴憲法規定了國民享有獲得醫療保健和護理的權利,免費醫療被明文寫進了法律。在這個背景下,政府大力培訓醫護人才,醫生和人口比例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實的超英趕美,即使近年有不少醫生到外地工作,也不愁有醫生荒。古巴的醫療制度,特別注重基礎醫療,家庭醫生和人口比例也是世界第一。因為基礎醫療做得穩固,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也做得很全面,定期檢查、疫苗接種,以及傳染病控制等「治未病」手段,比一些發達國家做得更徹底。

醫療始終是民生所繫,古巴雖窮,但對醫療卻從未鬆懈,甚至在蘇聯解體等最艱難時期,政府寧縮減國防經費,也沒有減少醫療撥款,值得我們借鏡。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中大榮休教授,專攻新生兒,論盡奇難雜症,月旦醫護界二三事)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