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鎂是人體重要的礦物質,身體多個化學反應都需要其參與,但人體無法自行製造鎂,需從飲食吸收。
嚴重缺鎂 或常突然抽筋
2014年本港首個總膳食研究結果發現,約三分之二港人從飲食攝取鎂的分量低於世衛建議,超過七成男士每日攝取量少過建議的260毫克,逾六成女士少於每日所需的220毫克,「普遍大家都吃不夠鎂,20至65歲攝取量一般的男士與女士,每日分別攝入230毫克和200毫克,但(與建議攝入量)相差不大」。註冊營養師梁曦允續指,身體輕微缺乏鎂未必有明顯徵狀,可能感覺比較累、沒什麼胃口、作嘔等,但當嚴重缺鎂,就有可能無法自主控制肌肉,經常突然抽筋。
補充劑日限350毫克 過量致肚瀉
市面上有各款鎂補充劑,包括檸檬酸鎂、氧化鎂、甘氨酸鎂等不同形態。梁曦允指它們普遍用作維持肌肉健康、紓緩腸胃問題等,「攝取過多鎂會刺激腸胃,造成輕瀉,所以有時或用作紓緩便秘」。她提醒一般人士服用鎂補充劑時需注意分量,每日上限為350毫克,過量可致肚瀉。精神科專科醫生樂芷穎補充,有心臟問題人士不應過量攝取鎂質,有可能導致心律不正;腎功能有問題的患者過量服用或增腎臟負擔,服用前應與醫生商量。
深綠色菜、全麥穀類、果仁富含鎂
梁曦允建議以天然飲食為攝取鎂的首選途徑,基本上不易有過量問題。深綠色蔬菜、全麥穀類、豆類、果仁、水果等都含豐富鎂質,例如1碗深綠色蔬菜約有158毫克鎂,黑朱古力每100克約有229毫克鎂。比起吃營養補充劑,從食物吸收鎂的性價比更高,因食物含多種營養素,可同時補充不同營養。以三文魚為例,除了含豐富鎂質外,還有omega-3脂肪酸,都可幫助睡眠;香蕉亦同時含多種助眠營養素,如鎂、維他命B6等,其中B6可助合成血清素,使人放鬆,更易入睡。「如果有均衡飲食,不特別偏食的話,基本上不難攝取到一天所需的鎂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