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電車早年易手,潘國靈莫名其妙被請到屈地街電車廠參觀,去到大開眼界,對電車又多了份好感;劉偉成也一樣,五年前為香港文學節的「文學行腳」舉辦「電車軌迹」的文學活動後,全數買下有關電車的書,案頭放了一架港大百周年紀念的電車模型,成了半個電車專家,一開口就是電車的歷史掌故。「電車陪香港人走過不少艱辛歲月,六七暴動很多司機開車前要用燭光沿着車軌一直照,看看車軌上有沒有人放了『土製菠蘿』。到雨傘運動,電車開不進銅鑼灣,司機要下車,用竹杆轉換纜臂的電流方向,再駛回灣仔方向。佔領後,不同的交通工具集體入稟法院要求賠償,但電車公司卻沒有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