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彩色生活﹕反轉紫色牛牛 表演藝術狂熱

文章日期:2015年08月23日

【明報專訊】八月的愛丁堡,在綠叢中冒出了一隻肚腩朝天的紫色牛牛。

走近看,原來是個吹氣大帳幕,裏面是個表演場地。

這隻牛牛就是Udderbelly,又名Violet,是新一代表演藝術者的曝光舞台,也是這個月愛丁堡國際藝穗節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的大型表演地之一。

剛過去的四月至七月,牠還躺在倫敦的泰晤士河南畔和London Eye旁邊,舉行Udderbelly Festival,各類表演就在牠的肚子內上演,成為倫敦每年的藝術盛事。

Udderbelly這隻進擊的巨牛,在接下來的十二月至二月,將會首次離開英國空運到港,並躺在中環的海濱長廊上,與摩天輪相伴。

將帶來英國及其他國家的表演藝術狂熱,包括:馬戲團、喜劇、音樂、beat box、合家歡等節目,再加上香港代表,都會在大肚腩內演出。

愛丁堡藝穗節 「牛肚」睇表演

筆者親身到紫色牛牛(Udderbelly)的誕生地——愛丁堡,一探究竟。這個月正值舉世知名的愛丁堡國際藝穗節Fringe,四周牆上的表演單張貼得密密麻麻。走在愛丁堡那條皇家大道Royal Mile上,擠滿了街頭賣藝人,出奇制勝地宣傳自己的劇場演出,加上人山人海的觀賞者,氣氛十分熾熱。Fringe有超過百個場地,上演數千場表演,其間更有大膽創新及充滿實驗性的創作。藝術總監Kath Mainland說,Fringe是最大的國際藝術節,已舉辦了近七十年,去年售票二百萬張,表演包括國際級歌劇、音樂、劇場等,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觀眾、藝術家雲集,亦為藝術創作人提供了面向世界的演出機會。

在這裏看表演的文化是,劇場大都不設劃位,需先到先得,所以在節目開場前,觀眾早已在場外排隊靜心等候。像筆者每次從Udderbelly的牛肚裏看完表演出來,便看見牛頭下又排了長長人龍。由早上十時開始,每個表演節目約一小時,有人可以一天看七至八場演出,十分狂熱。而Udderbelly旁邊更鋪上人工草地,有各種食物和飲品攤位售賣,觀眾更可帶同飲品進場觀賞表演。草地區開放給公眾,氣氛愈夜愈熱鬧,燈光閃亮,儼如一個藝術文化派對。在今年年底開始,Udderbelly Festival Hong Kong便可以在香港體驗得到。

流動劇場 孕育演藝新人

紫色牛牛(Udderbelly)是一個吹氣流動劇場,肚內設有四百一十個觀眾席,表演台就在第一排觀眾席的前面,讓表演者觸手可及,兩者交流無界限。在二○○○年,總監Ed Bartlam只有十九歲,在愛丁堡大學修讀英國文學,另一位總監Charlie Wood則是見習律師,二人合力創辦Underbelly Limited。第一年在Fringe裏,他們安排了三場表演,時至今日,每天平均有一百三十一場表演,在各個場地遍地開花。至二○○二年,他們設計出一隻倒轉的紫色牛牛,成為公司的標誌。Bartlam說:「到二○○六年時,我們想搭起自己公司的表演帳篷,和大家商量之後,決定將帳篷也變成紫色,加上充氣的手腳,就變成了我們的標誌。」而在這十五年裏,大肚子內更孕育出一代又一代演藝新人。當年兩人如此年輕便在藝術圈子裏創業,Bartlam建議:「你必須要有雄心壯志和動機。英文有一句諺語:如果你不問,你永遠不會知道。當你問一些聽起來很愚蠢的問題,人們可能會回答說『不』。但只要你夠勇敢,跟他們說話,就有機會。不妨說出你的想法,再試試能不能實行。」他當年曾向藝術節的一名委員查問,最終他們所策劃的表演獲安排進藝術節。

12月進駐香港「比膠鴨子更有趣」

Udderbelly在二○○九年開始,於四月至七月期間進駐倫敦,Udderbelly Festival至今在倫敦無人不曉。Bartlam說,香港是第三個落腳點,「香港這個地方精力充沛,讓人很感興趣,而Udderbelly也將會來到這個使人興奮的地方。這裏有大量人口,大家都想做好一些事情。」他用了三年時間籌備,二○一三年香港人都在談論維港上的巨大膠鴨子,而他說:「Udderbelly將會比膠鴨子更有趣,因為你能走進去,在裏面看表演,希望大家會喜歡牠。而香港是一個很適合Udderbelly的地方,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城市。雖然我們仍在摸索香港藝術文化,但這是一個好機會,讓我們把很酷的、有趣的、平易近人的節目帶給大家。在英國,很多人喜歡Udderbelly,是因為牠有親切感,如果你坐在第一排,演員就在你前面演戲,這給觀眾很大驚喜。」他來了香港不下六七次,又道:「我相信,人們應該能自由地說他們想說的話,無論在舞台、表演、文化上。事實上,能自由表達意見,這對藝術文化來說十分重要。」Udderbelly Festival Hong Kong,將會在12月4日至2月14日舉行,橫跨聖誕、除夕、農曆新年及情人節,將帶來愛丁堡藝穗節及倫敦演出過的節目,以及香港代表的演出。

beat box樂隊 「城市邊緣」 剛中帶柔

說起beat box,也許會讓人覺得那是很男性化的音樂。而Gobsmacked!是新一代beat box清唱樂隊,他們唯一的樂器就是嘴巴,五男兩女的組合,在陽剛之中加進了陰柔。音樂製作人Nic Doodson說,他們在今年一月,從來自世界各地的六百人中,篩選出七個新人。隊員全是二十一至二十六歲的年輕人,來自英國、澳洲等地。隊員Sebastian這樣形容自己的樂隊:「我們這隊樂隊最特別的地方是,有種『城市邊緣』的感覺,而不是『砰』一聲地跳到你面前,那太過浮誇和亮眼。我們希望可以表現得較謙遜,又帶點瘋狂、性感、浪漫等等,就像Ben會對着Ayanna唱 Addicted to you。」

獨特個人風格

他們一隊人走出來,不論衣著還是聲音、肢體動作,均有獨特的個人風格,Ballzee是主要的beatboxer,而Alex高大帥氣、Sebastian風趣、Ben像鄰家男孩、Ed像書呆子、Joanne長髮可愛、Ayanna性感,七把聲音混合成絢麗多變的旋律,各人亦有獨唱演繹的部分。除了翻唱現有歌曲,音樂總監Jack Blume還會替他們度身編寫樂曲和歌詞,並且將音調分拆重組。Sebastian說,他們由組隊至今,只受過五星期密集訓練,每天八小時不停練習,困難之處在於,要唱出自己的部分時不受隊友的聲音影響。作為樂壇新人,Sebastian興奮地說:「當你正式在這個台上,實在是無可比擬,能夠接觸觀眾、友善的人、燈光和氣氛,這個時刻,就是最驚喜的時刻。」而Nic補充,他希望能在各個城市如香港,組成一隊當地的Gobsmacked!。

馬戲團與觀眾Close Up

Close Up,顧名思義,是指演員與演員之間的特技接觸,需要各人合作無間,才能配合得天衣無縫。而Close Up,也是指演員和觀眾的關係,先賣個關子,在場觀眾還會有機會和演員有親密接觸。來自澳洲的藝術總監Yaron Lifschitz,為Udderbelly組隊新式馬戲團,在傳統馬戲技術上,加入了投射影像,以及抽象的動作,讓觀眾在場感受到「See. Hear. Feel. Everything.」。四位年輕演員來自墨爾本、蒙特利爾等地,畢業於國際馬戲團學校,於三個月內習訓成隊。他們在紳士一樣的表演服飾之下,用簡單的物件,如椅子、繩子、呼拉圈等,配合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

Lifschitz說Close Up有很多新的嘗試,各種瘋狂想法都有過,如即場打爛東西、建起牆壁,「是很現代的表演,像解構一個傳統的馬戲團,將娛樂、藝術,集於一身。」他們的馬戲,像經歷一場心理冒險,不時讓人揑一把汗,他說:「這隻牛(Udderbelly)不是要給看你完美無暇的東西,而是:來吧,我們一起來創作。」

UDDERBELLY FESTIVAL HONG KONG

紫色牛牛綜藝合家歡

日期:2015年12月4日至2016年2月14日

地址:中環新海濱活動空間 (入口近摩天輪)

票價:HKD 385/ 435/ 523 (不包括快達票收取的服務費)

購票電話:31 288 288(首輪門票於8月31日公開發售)

網址:www.udderbelly.asia(8月27日啟用)

文、圖/ 李寶瑜

編輯/洪慧冰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