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奇趣大師任伯年 妙筆揮灑人物畫

文章日期:2019年06月14日

【明報專訊】《花鳥四屏》一屏毁,任公在天之靈或反被逗樂,趣也。上月下旬佳士得拍賣預展,清代畫家任伯年估價高達250萬元之作懷疑遭小孩扯破而撤拍。問任伯年是誰,剛好香港中文大學舉行任公展覽,一張半裸人體水墨畫可謂前無古人,細味奇葩的寫意。

任伯年從不高調談政,一生卻被政治猛力推着走。生於1840年紹興,該年鴉片戰爭爆發。至任伯年22歲,洪秀全和馮雲山等人早已掀起太平天國之亂,逐步擴展勢力範圍。當時任氏曾加入太平軍,據其長子後來記載,任伯年曾被任派掌軍旗,征伐期間露宿達晨。不幸的是,其父親任淞雲在戰亂期間身亡。任淞雲對兒子影響尤其深遠,本為米店商人,巧習繪畫,主要畫人像寫真。任伯年自小跟隨父親學習,養成深厚「寫真術」。太平天國被平定後,任伯年往寧波賣畫為生,至1869年赴上海迎來創作爆發時期。

晚清時期,受西方影響愈來愈多,而任伯年可謂「以西潤中」佼佼者。中大文物館現正舉行任伯年大展,展出逾80幅作品,橫跨不同時期及題材。中大藝術系副教授周晉表示,文獻記載任伯年很大機會曾接受西方藝術教育,包括在教會內孤兒院的畫室學習素描技巧,另傳他有使用3B鉛筆速繪的習慣,惟不能肯定。他分析:「作品結構流露西方藝術的養分,在其草圖中甚至見到一些習慣使用鉛筆的感覺。他是找一個折衷方式,平衡中西。」場內最早期的作品為《摹陳老蓮人物》(1867年)。任伯年尤其鍾愛明末畫家陳老蓮,作品亦有其影子。晚明對於「奇」的審美追求雀躍,陳老蓮出名筆下人物形象誇張,臉形略長且怪。任氏運筆日漸熟練自如,生出「釘頭鼠尾」的招牌風格,即是落筆一下墨色濃郁,再流麗收尾。

工筆意筆靈活運用

「他把人物畫畫到寫意領域。中國畫不講求畫得像,畫得像都是匠人的工作,且發揮有限。他就是一個天才出現了。」周晉接道。傳統肖像畫一直被視為較低級,山水風景才稱得上高雅,文人畫家亦不願明顯地以賣畫為生。然而,這情况到了清末上海有所改變。上海作為其中一個與外商通商的口岸,聚集繁盛商業活動,漸漸對藝術需求增加,富戶人家委約畫家畫肖像及其他作品。更重要的是,印刷業蓬勃起來,傳播畫作的渠道更流通,促進銷售,明碼實價,百姓亦更易接觸到不同畫家。任伯年到達上海時,「海派」藝術家已成形,一些前輩更賞識及提攜任氏。任氏擅長捕捉人的形與神,把肖像畫帶至另一境界。他能靈活使用工筆、意筆,工筆為細緻精準線條,意筆即揮灑粗幼乾濕之美。當時任氏染上嚴重鴉片癮,產量亦頻密起來以掙取金錢。

面前一幅《大腹納涼》肉感非常重,畫中人頂着大肚子不禁引人發笑。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指畫中人該為吳昌碩,跟任氏學習繪畫,關係亦師亦友。他分析:「任伯年或跟好友開了個玩笑,古時如果有此肥胖體型,可以舒服地坐着乘涼,其實代表有福氣。」周晉形容此畫為前無古人,中國傳統畫作中絕罕有的「人體畫」。先說裸體,裸體一般出現於羅漢等宗教題材,另則是春宮畫。《大腹納涼》着重的不止是裸,而是人體描繪,當中可見任氏掌握繪畫人體體格的技巧:「裸得那麼厲害的,對人體如此描繪的,很難找到其他例子。西方是把素描學好,之後畫人體才更好。而中國習畫都是靠臨摹前人畫作,不是從寫生角度去訓練。因此在此個學習系統中,這類素材是很少的。作品講身體結構、骨頭肌肉、渲染的皮膚顏色等都很準。」

釘頭鼠尾 罕見「人體畫」

任伯年絕對是古代奇趣大師。奇趣在於看事物的方式,而非噱頭。任氏題材廣泛,由古代典故、文人風雅生活至通俗日常皆有,包括場內《雙童鬥蟋蟀》、《騎驢人》均帶小人物趣味,雅俗共賞。《騎驢人》簡單繪畫一個人騎在驢子背,為平常不過的畫面。任伯年卻選擇從後繪畫驢子正要下坡之時,驢子臀部成了畫作焦點,盡見畫家幽默。另外,任氏善於使用植物顯示前後景,透過畫面結構令內容及聯想空間變得豐富。姚進莊以《東山絲竹》為例,畫作典故本為東晉著名的政治家謝安在做官前曾隱居東山,遊山玩水。畫中間有一磊落長松挺立,他認為:「樹木的出現可以引起截然不同的觀看方式,因為樹木把主角謝安與眾演奏中的女侍分開了,謝安表情亦心不在焉,是否在憂慮社稷或個人仕途的事情呢?」

大量繪畫「大寫意」鍾馗

對於畫家而言,奇人筆下又可有暗湧?任伯年除畫作題字,很少以文字自述想法,惟他經常重複繪畫某些題材。最有名要數鍾馗,任氏自1870年代末起不斷畫「大寫意」風格的鍾馗,匠心獨運,幅幅不同,更有指1天能畫6幅。繪鍾馗寓意驅邪避鬼、去五毒等,本為鎮宅之用,另亦有指此乃回應當時受外敵威脅或外族統治的局面。場內《蘇武牧羊》兩幅作品意識更為鮮明。西漢武帝時期,大臣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在匈奴貴族多次威逼利誘下曾投降,後被流放19年,始終持節不屈。任伯年多次描繪此段歷史故事。兩畫分別繪於1871年和1883年,前者描繪蘇武面對流放惆悵的狀態,後者神情則剛强不屈。

任公之奇,當時亦不全被欣賞。人至半百,他曾把多年賣畫辛苦得來的積蓄交託其表姐夫於家鄉購置田地,打算養老。不幸其表姐夫將款項用以賭博輸光。任伯年得知噩耗後大病不起,死於56歲。作為清朝最後一批畫家,畫風正正見證時代準備交替。後來者徐悲鴻深受啟發,曾多次稱讚任氏為一代巨人,在其筆觸中延續出另番精神。

妙筆傳神:中國美術館藏

任伯年人物畫特展

日期:即日至8月18日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展廳II及展廳III

時間:周一至三、五、六上午10:00

至下午5:00;周日及公眾假期下午1:00至5:00(周四休館)

查詢:3943 7416

網址:www.facebook.com/ArtMuseumCUHK

文:劉彤茵

編輯/蔡曉彤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