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智能手機大行其道的今天,溝通講求速度,年輕一族會否願意慢下來,以信會友?
兩年前,80後Kevin與女友Jojo開發筆友手機應用程式Slowly,按用家興趣,協助配對各國用家成為筆友。Kevin表示,兒時曾結交筆友,一嘗以信會友的滋味,反觀現在,有感時下不少都市人的溝通及交友模式愈來愈快。他表示,開發程式初期,曾參考多個交友程式,認為不少用家藉程式極速約會,「似乎人們少了純粹結識朋友的空間……而且大家的溝通方式愈來愈快及短促,甚至連組織一句說話的能力都愈來愈低」。
在速食年代,以「慢」作招徠,筆友程式刻意保留等待時間。程式根據雙方的居住國家,計算飛行距離,訂定信件的接收時間,如在香港寄信至美國筆友時,需要數天對方才能收到信件。為了保持筆友的神秘感,程式設定用戶頭像皆為卡通人物,傳送相片前,要先得到雙方的同意。
Kevin表示,兩年間程式的下載用戶人數已累積至130萬人,每月平均約有30萬名用戶通信,當中以美國及台灣兩地的用戶人數最多。有趣的是,年輕一族是主要用戶,約六成用戶為18至24歲,創辦人Jojo分析,「因為年輕人一出生已有網絡手機,所有溝通模式都好快。他們未曾收過一封來自陌生人的信件,未曾可以慢下來溝通……這件事對他們而言好新鮮」。
速食年代「喪失」寫信能力
年輕用戶數目持續上升,Kevin感筆友熱潮重來,亦反映當今世代的溝通需要,「這現象好有趣,潮流是一種循環。有名十多歲的小朋友寄電郵給我們,說自己不懂得寫信,詢問有沒有寫信教學……亦有人反映,要寫一段字原來好難,發現原來自己沒有組織能力,這些都值得大家反思」。
Slowly程式不但吸引年輕人,亦得來科技公司的青睞。上月的Google Play Awards頒獎禮上,程式獲得最具突破應用程式(Best Breakthrough App)獎項,為首次有港人獲提名及奪獎。Jojo表示,奪獎後,程式正研究加入多項新元素,如引入網頁版本,方便用戶打字,以及開發「Slowly Story」的功能,讓用戶分享自己交筆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