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勤打掃「斷米路」 勿等到發霉

文章日期:2019年08月06日

【明報專訊】廣東人有句俗語,等得太久會「等到發霉」。這句話原來並不恰當,因為只要環境合適,例如在潮濕高溫的夏季,不用等太久,霉菌便會大量繁殖。

家居霉菌,除了牆身是熱點,冷氣機出風口也是它們的溫牀,但很多人也懶得打理,任由霉菌滋長及擴散,情况隨時一發不可收拾。專家提醒,吸入霉菌孢子或接觸霉菌,會增加患呼吸道疾病的風險,或出現敏感症狀。

除霉要緊,防霉更重要,今期「好生活」教你如何預防及清除霉菌。

潮濕日子,家中不同物品也有可能發霉,水果、麵包,衣物、皮包、沙發、牆壁、木製家具統統不能倖免,灰色、綠色或黑色的霉菌,令人頭痛。要遠離霉菌並不容易,因為屬於真菌類的霉菌,普遍存在於生活環境之中,其孢子細小,每粒大小僅2至5微米,會隨風飄散於四周。除了家中的霉菌會製造孢子,室外的孢子亦會依附塵埃微粒,經門窗、通風系統走入家中;又或依附在人的衣物、鞋子,帶進室內。

從塵埃、皮屑、食物殘渣取養分

霉菌十分「粗生」,當相對濕度達60%至100%,溫度10℃至40℃(最有利是20℃至26℃)便容易滋長。另外,霉菌可從塵埃、植物纖維、食物殘渣、皮屑中,分解當中已死亡的有機物質來取得養分,之後便會大量繁殖。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講師余英傑表示,「當孢子在某有利位置『着陸』,會滋生具分支的絲狀體『菌絲』(hyphae),纏結成一團的「菌絲體」(mycelium),就是我們看到的霉菌。」

他補充,「不論是食物、油漆、牆紙、木材、皮革、磁磚縫隙、廚櫃及衣物,都能夠滋生霉菌,而且它們或來自不同菌種,例如青黴菌或麴菌,常在食物、皮革、果皮和衣服上出現;毛黴菌及鏈格孢菌常見於浴室或漏水位置;黑黴菌則愛在潮濕房間滋生;而在布料或木材表面上的,常見有枝孢菌。科學家發現有300多種霉菌會使人致病,例如吃了含霉菌的食物,有可能中毒;皮膚接觸皮癬菌,可能導致皮膚病。此外,吸入空氣中的霉菌孢子或其代謝物,會引起呼吸道過敏等。」

上月初,環保署參考世衛最新的室內空氣質素指引,新增霉菌為辦公室及公眾場所室內空氣質素檢定計劃的參數(其他參數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空氣中細菌量等)。

濕度60%以下 霉菌難生存

余英傑強調「無水就唔會有霉菌」,假如家居的相對濕度能控制在60%以下,霉菌難以生存。現實中,家居環境或抽屜、廚櫃等位置,難以長期保持在較低的濕度,因此需要利用一些用品來清潔及防止霉菌滋生。

找牆身潮濕原因 對症下藥

食物發霉棄掉便可,但牆壁和天花發霉,需要花時間處理,但很多人忽略即時清除的重要,讓霉菌不斷蔓延,不僅影響外觀,更會危害健康。有時入屋後嗅到的「霉味」,是由於霉菌生長時釋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所致。

牆身潮濕原因很多,了解問題所在,才能解決牆身發霉問題。余英傑表示,「例如牆壁結構破損,或施工過程不當致滲水;室內外的溫差,使室內的水蒸氣在牆上形成水滴;空氣不流通,令室內濕度高等。當牆壁潮濕,便容易黏附空氣中含營養成分的飄浮物,如皮屑、塵埃、毛髮等,為霉菌提供食物。由於霉菌生長及擴散快速,當發現牆身出現霉菌便應立即處理。」

○防霉油漆

防止牆身發霉,可以選用防霉油漆,如何挑選?

同一油漆品牌的不同系列,可能同樣具防霉功能,但防霉效果不同。裝修服務平台「裝修佬」聯合創辦人、裝修防伏課程導師鄧世民表示,「並非價錢愈貴防霉能力便愈高,若要針對解決牆身防霉問題,宜選擇具特強防霉功效,且經測試證實有一定防霉力的油漆。」市民可在油漆官方網頁的產品介紹中看到相關資料。

○牆身除霉/防霉噴霧

市面上有牆身專用的「防霉水」出售,具防霉或消滅霉菌功效。鄧世民說,「塗上防霉油後,再噴一層防霉水,能加強防霉功效」。

若霉菌是從牆身內部滋生出來,便需要從灰底着手。「香港的油漆師傅大部分使用菜膠及福粉作為灰料替牆身批灰,菜膠是有機物,如果牆身潮濕,便容易滋生霉菌,建議改用『膩子灰』。受霉菌影響的漆面,剷走或用砂紙磨走後,批一層膩子灰,乾透後噴上防霉水,然後才塗上防霉油漆。」

鄧世民提醒,「消滅牆身霉菌不宜用漂白水,因為會傷害漆膜,令油漆甩色,更會喪失那部分油漆的原有功效,例如防污、抗菌或分解甲醛等功效。」

○梳打粉或醋

余英傑表示,「醋也可以清理霉菌。」牆身或家具發霉,用乾布沾上未經稀釋的醋,在發霉位置擦拭。而梳打粉則可先用清水拌成糊狀塗於發霉位置,並用毛布擦拭。

木家具易吸濕發霉

蔗渣木或木製家具含纖維素,而且具吸濕特性,為霉菌提供有利生存條件。

○力架

鄧世民表示,「如果木製家具或木門,底及面層沒有做防霉保護層,可塗一層木器清漆(力架)防霉。油性力架含VOC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議選擇水性力架。」

○家具防霉水

除了塗力架,亦可選擇使用防霉水避免家具發霉。市面有售適用於木器家具、衣櫃、鞋櫃、冷氣出風口等位置的防霉水,聲稱不會損壞或令家具及纖維褪色。

○蠟油

至於皮革家具,余英傑建議用蠟油擦拭,減少灰塵附着,斷霉菌「米路」,避免霉菌滋生。

鞋子放吸濕劑 不宜用漂白水

○酒精

鞋子有人體皮屑和塵埃,在合適的溫度和濕度下,便容易發霉,尤其是一段時間沒穿著的鞋子,很常會出現白色霉菌。對付鞋子上的霉菌不宜用漂白水,用清水擦拭又未能殺死霉菌,可改用70%至75%酒精抹走霉菌及消毒,並在鞋櫃或鞋盒內放吸濕劑除濕。

文:李佩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