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s of seeing:氣候災難 超前捕捉

文章日期:2020年01月19日

【明報專訊】《紐約時報》攝影師Josh Haner抵港翌日,走進了正在佈展的場館,其間拿出紙巾細心湊近拭擦,裱禎着攝影作品的鏡面於是明亮得足以將周遭環境清晰映照。

在這樣一個潔淨無害的空間,Josh帶來了世界另一端氣候變化災難的寫照。

「其中最叫人心碎的是,最先感受到並遭氣候變化影響最深的,往往是對問題的構成責任最少的一群。經濟大國產生最多溫室氣體,造成了破壞卻還未感受到。」

過去四年,他伙拍不同記者到世界各地採訪拍攝,坦承自己的認知如同氣候有了極端的變化,「原來它確實正在發生,那是我們過往的決定造成,而已在影響人類存亡與生活」。

刻板印象使人麻木

說氣候變化的經典影像,許多人都會馬上想起那隻被孤立在斷裂冰塊上的北極熊。「或許是個人偏見,我覺得過往有些影像令人對問題不感興趣,多年來的一些刻板印象,使人對切身問題麻木無感。」對Josh而言,怎樣使人對已感沉悶的議題重新關注,是他最大的挑戰。他研究新技術,嘗試以不同方式將問題呈現,希望能讓觀看的人感受到問題並不如他們想像般距離很遠。

拍攝北極熊的另一面

以Carbon's Casualties命名的這個攝影系列中,Josh最喜歡的作品之一是以北極熊為主角的一張。在阿拉斯加的一條村莊,村民每年可以合法捕捉最多三條鯨魚,骸骨和剩餘的內臟肉屑會被放在沿岸。因為比獵殺海豹的風險低,鯨魚屍骸成為了北極熊覓食的目標。他沒有拍下北極熊覓食時的窘態,也沒捕捉可被閱讀出悲傷無助的眼神,他的照片中,只有熊的背影以及一雙與之相擁/搏擊的隱約的手。Josh認為這是一張在氣候變化主題上非常具有象徵性的照片,「你看到兩隻動物,是兩隻正在打架的北極熊,其中一雙手很黑,因為染滿來自鯨魚殘骸的血,另一隻是新來的,所以依然雪白。新與舊熊,他們正在角力」。

相比同事近日為澳洲山火拍下一張袋鼠在浴火建築前的剪影,他自覺作品沒有標誌性,卻認為氣候變化的問題難以用單一影像交代。在看到圖解之前不能完全掌握發生什麼,這反而叫他滿意。他認為影像即使單獨觀賞或許已足夠震撼,了解背後的實際語境、人與生態的確實遭遇,才能使人謙卑地體認問題所在。整系列的作品分成不同主題:Josh從捕捉一輛走私貨車在破曉的廣漠中穿越行進,展現了氣候難民的流離遷徙,從將畫面填滿的數以千尾沙甸魚與浸泡水中的聯群海獅,勾勒生態如何透過食物鏈環環相扣,他也拍下了一些珍貴且面臨威脅的自然遺產。

無人機拍攝 第一視角感受

打破由文字記者主導採訪的傳統,這次倒過來試驗由影像牽頭,讓Josh在各地與不同記者合作,並由長期研究當地人文和生態的學者指引,確保準確對焦問題。四年過去,系列雖然圓滿完成,Josh加入了公司的氣候與環境小組,繼續視生態為他的長期項目,「氣候變化肯定是新聞工作者需要關注的最重要議題」。在個人生活上,熱愛自然的他最近舉家從紐約搬到加利福尼亞州,說幾經考慮,還是希望在更接近自然的環境撫育小女兒。

需要在展場裏找一個背景拍攝人像,Josh建議到導言展板旁的那幅冰川消融影像前。那是他的第一站,他第一次使用無人機攝影,鏡頭從高空俯瞰格陵蘭融化的冰川。「你無法想像它真的正在溶解,那原本應該是完全冰封、高達一萬呎的冰川,當我飛越其中,竟看見有河流將它切割,還有融化的水積聚成巨大的湖,那景象使我心碎。」在這塊全球第二大的冰川,他搭乘直升機,跟隨科研人員收集衛星數據,估計它流失的水有多少,「它的消融可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高達二十呎。把人帶到他們未必會去的地方,我覺得很重要,他們會想像繼續這樣下去,有什麼可能會發生」。他認為無人機可以讓人透過第一視角置身於這些處境之中,而暫時未有其他科技可以取替。

「那很有效呈現規模和真實景况,像玻利維亞的乾涸河牀。」另一幅作品拍下了一個完全乾涸的湖,大得看不見邊界,「那曾是當地的第二大湖,高空拍攝能夠展現一個湖原來該有多廣闊,你也能看見一隻小船擱淺在那個本來為當地人提供源源不絕食糧的湖裏,他們的許多文化和精神生活本來都圍繞着湖泊」。

絕望 失去親人 決定去留

歷時半小時的訪問裏,Josh不下五次以「心碎」形容自己的心情。每個地方只能逗留五至十天,旅途所見雖只是匆匆一瞥,卻已教他能深刻體會他人的絕望。他清楚記得在馬紹爾群島看見沿海的一個神殿因海水氾濫,裏面整整三排墳墓被冲走了,「他們社群的遺產被冲到海裏,人們正在失去自己的親人,世代間的聯繫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當海洋要帶走你的祖先,這真的使人心碎」。與此同時,愈來愈多人需要作出艱難的人生決定,「這是最令我沮喪的,人們不得不做出決定,要留下來並試圖保護自己的家園,還是離開前往內陸,尋找一個新的地方安頓下來」。

希望 為下一代共同應對

走入受氣候嚴重影響的國度,Josh感受至深的卻不是當地人感覺遭遇如何不公平,而是他們如何合作為共同面臨的處境作出改變,他的其中一張照片,拍下了退潮期間婦人Tabwena在海岸彎身種植紅樹苗的身影,「她聯合了村裏十多個婦女一同在沿岸種植,這非常震撼,因為這件事其實不能幫到她那一代人,她們考慮的是她們的兒女和孫兒的將來」。Josh說,那種樹適合在海水生長,能夠抓緊泥土和沙石,減慢海岸被侵蝕的情况。她們的努力讓他體會到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災難,各家自掃門前雪並沒有用,「其中一個常常會見到的問題是,大家都在各自應對。但如果為了防洪而建造防波堤來保護自己的家,海水始終要有出口,那就會是你鄰居的家,迫使他們也要自行建造同樣的防波堤,這使人明白,長遠還是需要社群合作對抗危機」。

他由此看到希望?Josh直言這並不是樂觀的議題,所以親歷危急處境的時候,他很自然地盡他所能捕捉任何有希望的瞬間。他的人像攝影中,不少以小朋友為對象——小男孩David在屋頂天台窺視水箱裏有沒有足夠的食水可讓他洗澡、小女孩佳莉在戈壁沙漠區域的家旁邊一座小沙丘上忘我奔跑、小孩們在移民村的空地上專注地跳繩。「這些都是比較能夠吸引人情感的畫面,各國政府和企業、我們這一代現在所做的決定,後果正正是留給下一代面對和處理。」他說,這些影像除了呈現人們今天如何承受前人行為的影響,同時提醒觀看的人,氣候變化肯定已經開始,我們需要向前邁進,以地球村民的身分,一同決定方向。

《紐約時報》:Carbon's Casualties攝影展

日期:即日至2月16日(1月25至27日休息)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7時(星期一至五);上午11時至晚上8時(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地點:鰂魚涌英皇道728號K11 ATELIER King's Road 2樓HACC

門票:$80(標準);$40(優惠)

查詢:https://bit.ly/365zICH

文 // 潘曉彤

圖 // Josh Haner/The New York Times、潘曉彤

編輯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