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聽說新型冠狀病毒可傳染貓狗?
聽說武漢實驗室泄「毒」?
聽說病毒停留手上十分鐘就會死?
武漢肺炎疫情發展一日都嫌長,關於寵物會染病的傳言、封關與否的討論、一罩難求的恐慌,你有沒有被種種資訊淹沒?
我們向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高一村發問,也問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從醫生角度關心什麼問題,齊為了解新病毒與疫情簡單打個底,減減面對新一場戰疫的慌張。
病毒會傳染給貓狗?
高教授先略為解釋新病毒的類型,我們已知武漢肺炎與SARS同屬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而冠狀病毒是RNA病毒,「人類或一些高等生物的基因資訊是存於DNA,但有些病毒是將基因資訊儲存於RNA,如流感病毒」。那RNA病毒是否更毒?「這也有人爭論,以RNA做基因庫,突變速度會更高,沒那麼穩定,人類等高等生物希望不怎麼變,所以用比較穩定的方式,但病毒採取一種沒那麼穩定但多變的方式,好處是能適應新轉變,壞處是很多突變都會引致死亡,如一個病毒複製自己1000萬粒,當中或百分之九十都有問題,但餘下那些work就可以了。」
病毒跨物種傳播有屏障,一般不會跳離已適應的環境,當屏障被突破,以SARS為例,相信是從蝙蝠變異到可在野味市場傳給果子狸,「病毒從蝙蝠跳上果子狸,在果子狸體內突變,因為去了新的地方未適應,RNA基因庫通常沒那麼穩定,再突變令它具有傳人的能力」。
目前證據難證實人傳動物
新病毒若是由動物傳人,之後發展成人傳人,會否如內地專家斷言「病毒會在哺乳類動物之間傳播」?高教授說:「病毒愈來愈適應新宿主,會否變成可傳到貓狗?不是沒可能,但目前沒這樣的證據,不可以過度推算。」想像的可能性有很多,「很多的病毒或細菌在貓身上也存在,甚至猴身上也存在獨有的病毒或細菌,都不會傳人,人也有些不會傳到貓狗身上,不可簡單說任何病毒在哺乳類動物之間可互傳」,他強調,「要有直接證據證明,不然就會引起恐慌」。
病毒是由實驗室泄漏?
新病毒的出現,是自然演變的結果,還是人為製造?高教授指出,「若是人為,即經過實驗室很多操作,有機會看到基因上的轉變並非自然,如果有心製造,我相信可以看到」,不過與傳染寵物的說法同理,「傳言有很多,如2009年豬流感都有傳是美國製造出來,但沒科學證據就不應該去說,因為沒有真實根據,可以有很多推算、說法」。亦有內地專家發表研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可能由蝙蝠傳蛇再傳人,引來反駁,「這都是跟據科學理論的推測,假設是蛇,會否收集到樣本,如在武漢出售的蛇,樣本中與人身上的病毒有90多%似?比新病毒與舟山蝙蝠病毒相似度再進一步?這要時間和科學上的論證才做到,不可隨便說任何可能」。
病毒在手上停留10分鐘就會死?
網上流傳一些防疫建議,在勤洗手的說明加入「病毒只能在手上生存5至10分鐘」,高教授解釋,如病毒是經飛沫傳播,「病毒是附在飛沫上飄出去,這就涉及計算,飛沫飛幾多米會停,但存活多久就視乎病毒,它是體內的病毒,出體外後就不會適應,因應環境如溫度、濕度轉變,慢慢會死,時間長短就要由實驗去看」。他說為安全計,「信病毒會停留更久好過信10分鐘,亦要視乎唾液有幾多,愈多對病毒的保護就愈好」。
酒精溶解病毒「外殼」
冠狀病毒是不是怕酒精?「這絕對是,冠狀病毒外面有envelope(包膜)套住,這種病毒尤其怕酒精,因為酒精是穿透性的,把病毒外面的『殼』溶掉就會死,因此酒精對很多病毒、細菌都有效。」有人建議如冬天衣服不便常洗,可放在陽光下曬曬消毒?他認同亦非壞事,「看SARS也知道,它的病毒到某個溫度就不行,是怕熱的。陽光底下溫度一定會提高,另外陽光紫外線也很強,紫外線是其中一種將病毒、細菌殺死的工具」。
檢測方法不夠準確?
「一般選作檢測的病毒位置不易變異,變異的通常是表面,其中一個原因是病毒入了新的宿主,要面對很多身體的反應,就會容易變。」天津有個案是一人3次檢測結果陰性,第4次陽性,他推測有機會出現技術性問題,「所以需要覆檢,兩次都出錯的機會很微」。先測到陰性,再測變陽性,在這次疫情中並非孤例,引起隱形傳染者的憂慮,即未發病也傳染其他人,他說「絕對有可能」,「新病毒跟SARS不同的是,SARS一染病就會發病,但新病毒似乎有幾種情形,有些染了未必會出現嚴重症狀,甚至未必見到症狀,有些或已自己好起來,有很闊的模式」。是否代表新病毒沒SARS「毒」?「它傳播是容易些,但更難隔離病者,住院死亡率低SARS少少,醫學上永遠向嚴重方面看,入院的會否更嚴重,令死亡率漸高?這仍是未知。」港大李嘉誠醫學院長梁卓偉1月25日引研究數字,武漢肺炎住院死亡率是14%,SARS為17%。而若以確診數字看新病毒的整體死亡率,是約2%。傳染有多易,就視乎釋放的病毒有幾多,一般而言,一個人病到高峰,症狀明顯,分泌物就可能含大量病毒,沒症狀的話,含病毒量會少些,然而新病毒是否例外,需證據證實。
但高教授認為現在以PCR方式檢測確診,「已很準了」,發展出檢測方式的關鍵,在於內地短時間內已公開病毒的基因圖譜,此後需要的,是更多臨牀及流行病學的資料,「現時每日不同地區的新爆發數目有幾多;絕大多數病人從武漢直接輸出,但日本司機及女導遊染病,流行病學就要追蹤,這或是一個徵兆,如果防疫措施做得不好,有機會在社區本土爆發。而臨牀資料就是看嚴不嚴重、出現什麼症狀、死亡率多高等」。
曾染SARS會免疫?
「有研究指出染過沙士的病人,會有大量及足夠的抗體可以中和再來的沙士。」理論上可推斷感染完的短期內抗體濃度會很高,隨時間過會降低,當病毒第二次出現,身體的免疫系統認得,免疫細胞就會製造大量抗體,「但臨牀就要再證實」。患過SARS的人會否較小機會感染武漢肺炎?高教授無法得出這樣的結論。至於是否還未能製造出SARS的疫苗?他說:「SARS走了之後沒有臨牀個案,不會做到試驗,不知人體的反應,所以只停留在動物測試的階段。」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正嘗試就新病毒製作「減活疫苗」,會在多類動物身上試驗,到進行人體臨牀測試,預計需時一年,他亦提及內地學者所製作的可能是「滅活疫苗」。高教授解釋,此病毒的S蛋白與人的ACE2受體「關係像船纜與碼頭上的鐵,兩者之間有吸引力,認住了就會鎖死對方」。先說估計內地正研究的滅活疫苗,「是繁殖大量病毒,用化學或熱力方式殺死它們,病毒的軀殼還在,卻不再會致病,再將其打入人體,讓人體認得表面結構,到真病毒入侵時就認得,但病毒有些東西可能對身體不好」,或會產生副作用,「而袁國勇教授提倡的噴鼻式疫苗,就是針對S蛋白,S蛋白已知對人體沒什麼害處」,做法需要較高技術,「將S蛋白由病毒clone(複製)出來,放在另外的載體上,載體只會表達S蛋白,再噴入身體」。病毒的S蛋白若有抗體中和,「被抗體『癡住』,不再認得ACE2,接觸不到,就不會感染那個人」。
關於疫症,醫生最想知道的事
高一村教授解答了很多關於冠狀病毒的問題,反過來問梁子超醫生,以醫者角度,什麼是他急切想知道的答案?梁子超同樣提及病毒難測的問題,「發病過程的演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情况無法完全掌握」,「上呼吸道如喉嚨、鼻咽如果沒有病癥,世衛亦建議取下呼吸道的標本,這又是一個頭痛的問題,如果留痰,咳得不好,樣本收集可能只有口水,又沒有用;如以入侵性程序抽取,程序上有風險,也要花費人力去做,而且有傳染風險。檢測要反覆做,臨牀處理、病人隔離上亦增加很多工夫。」
未來需留意有否第二波爆發
面對有機會發生的疫情第二波爆發,梁子超進一步指出背後的問題,還需政府出手。訪問當天是1月31日,武漢1月23日宣布封城,已是8天前,「潛伏期雖說可達14日,但大部分病人的潛伏期是3至7日,第一波爆發可能過得七七八八,現在要看封城前或初時離開武漢的人,在中國省市包括香港,究竟會否有第二波傳播,所以接下來如果看到其他地方的數字不斷上升,差不多可以肯定本地已產生某程度上的社區傳播」。在封關的討論中,他關注從內地回港的回流者,「如果國內要封城,其實我們有對稱的做法,應該發強烈的旅遊忠告,呼籲港人不要上去」。
梁子超直言「在大型爆發中資源永遠不夠,風險永遠都有,如何根據風險分配資源,是防控中最大的考慮與考驗,如果做不到,就一定出現大恐慌。大家要有心理預期,本地若有傳播爆發,服務要重整,不論人力、物料供應都會緊,講求如何合理地安排、大家如何分擔必然存在的風險」。回流的人要按高危程度分別作隔離、家居隔離、警示;不緊急的服務要暫停或交給私家診所,「霧化程序如插喉、抽痰,刺激病人會咳,抽出來的過程又可能產生飛沫,在普通病房除非要急救、救命,就暫不要做」。
「口罩短缺,非醫療可考慮用布」
另外面對口罩供應短缺,都要有效分配。「如果社區每日也要做到醫療用的規格,飲完水要即棄,香港人一日起碼三四個,一天就用光3200萬個,不可能有持續性。要分哪些是必要環節,要用高規格口罩。」醫護以工作高危度分配保護裝備;政府在提供公院儲備之餘亦可助私家診所採購口罩;一般民眾如果口罩不夠用,若非出入醫院等地方,他說即棄的外科口罩雖不能蒸,但可考慮用布口罩,高溫煲過重用,昔日醫療用的口罩亦有棉布造的,經高溫消毒,「一句講晒,大家都想用最好的,有(外科口罩)我唔阻止你,但冇的時候,用布也好過搵膠樽笠住個頭」。政府發布信息時要分開說明醫療環境及社區需要,大規模協調基本物資分配,「對醫護不要說乜都夠,乜都夠是假的」,「要坦誠與前線人員有交流,如何有效分配僅有的資源」。
阻內地人南下、港人北上 不屬歧視
梁子超認為新病毒在初期引起混亂在所難免,不過「政府隨事態發展要作果斷回應,沒統一領導調動資源處理大型疫情,根本沒可能由個人處理。我們只能給建議,資訊在你、物資在你,會否給旅遊忠告、封關,都是你的決定」。他說醫療界內部有聲音,「佢(政府)唔做嘢,我哋死梗㗎喎」。最大問題還是「內部醫療體系不穩」,「政府不能團結內部,風險會加大,要讓人看到誠意,不必完全同意醫院同事意見,但能力做到的,無謂拗吖」,「其實講真,既然已限制了內地人來港,再收緊一些,亦表明不是針對內地人,香港人都不能上去,回來也要監察,那大家都對等,不是歧視,是為阻止疫症傳播」。
「大家要體諒香港經過社會動盪,醫療系統本身亦存在基本缺陷,如缺地等問題,不能承受大型爆發產生的衝擊,所以要有非常措施。這可以跟國內領導人開心見誠講」,說法、用詞都為政府想好了,「保護人民生命是第一選擇,我們也是跟國策,國策有一般性、香港有特殊性,說是絕對黨性都冇問題,都係咁做,人民生命放第一位,建制派都不會嘈你,同中央講,我哋咪上馬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