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饒宗頤文化館翠雅山房被徵用作武漢肺炎隔離營引起美孚居民反對,可能此事令更多人知道香港有間饒宗頤文化館。說起藝術,大家或許覺得遙不可及,會說「我怎麼懂欣賞和創作呢」?現為藝術推廣辦事處總監的劉鳳霞從小喜歡藝術,機緣巧合下,成為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最後一個博士學生,受老師影響良多。畢業後,她投身公營博物館,參與推廣藝術接近30年。「我的工作就是告訴大家,藝術只是一個載體,連結不同的人情事,是一回很『生活日常』的事。」
在一座偌大的博物館裏,展覽着各式各樣的藏品器物。怎樣妥善管理展品,然後有序地向公眾展示,是一眾館長們的日常工作。劉鳳霞(Lesley)在升大學時按個人興趣選讀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後,正值政府公開聘請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我看到廣告列明需要藝術學位的資歷,當下覺得學以致用,於是毫不猶豫便遞上履歷表!」Lesley笑道。1990年代時,Lesley負責有關中國文物、教育等範疇的工作。「明白作品的年代背景,了解當時的歷史文化,有助我們了解藝術家的意念和作品。」因為感到知識上的不足,Lesley決定重回中大,修讀藝術系哲學碩士,深化有關中國藝術史的研究。
其中「目錄學」及「研究方法」這兩門必修科,當時由享譽國際的國學大師饒宗頤任教。「老師早已榮休,但仍擔任教職,我們每星期要往他家裏上課。」Lesley回憶道。上課時,老師總愛拿着暖杯,品嘗他喜愛的功夫茶。當時已屆耄耋之年的饒公,頭腦十分清晰,做學問時充滿幹勁。「老師家中藏書多如圖書館,課堂間如要找參考資料,老師可以馬上指出書本在書架哪處,資料在書裏哪一篇章。當時老師同時在做敦煌學及楚文化等研究,更時常孜孜不倦,天南地北的跟我們分享心得想法。」
每周往饒公家上課
饒公學問淵博,研究範疇極為廣泛,包括甲骨學、簡帛學、考古學、上古史、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敦煌學、宗教史、目錄學、詩詞學、藝術史學等。高壽百歲的饒宗頤,以其近一世紀時間,走遍世界各地,從不間斷地蒐集資料研究,作學術交流,將眾多領域融會貫通,在學術上屢屢創新突破,致力將華學發揚光大,推向國際,終成為一代國學泰斗。
對佛學深有研究的饒公,一生專心學問,心無旁騖,並不在意追求名利。Lesley說老師很喜歡《心經》裏的一句道理——心無罣礙,「這是老師待人處事的態度,對我也影響深遠」。從老師身上,她體會到做人做事要專心致志。「不動不驚,在有涯的人生中專心志業,也許能開闢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完成碩士之後,Lesley繼續進修,展開她的博士研究,更有幸成為饒公的最後一個博士學生。「起初老師可是拒絕指導我呢!」她解釋,原本擬定的研究範疇為近現代,饒公提點她尚在發展演化的題目,難以總結出客觀的歷史定論,於是她改為研究17到19世紀的嶺南口岸文化,並以廣東口岸的中國外銷藝術為主。「求是、求真、求正」是饒公做學問的宗旨;在他的指導下,Lesley運用他的「五重證據法」研究方法學,鑽研中外文獻,對比外銷藝術品的物質文化及闡釋圖像,期望從多角度和層次,尋根究柢地將題目弄清楚明白。「老師是一位開荒播種的開拓者,打開了很多研究的大門,讓後學繼承深化,猶如輻射釋放能量一樣,發揮無涯的影響力。」
發掘培養香港藝術家
進修後,Lesley的工作亦有所轉變。2001年,她調職出任剛成立的藝術推廣辦事處的館長。辦事處成立的主要角色,是透過推行不同的計劃,發掘和培養活躍於香港的藝術家,以及讓公眾認識及參與社群藝術及公共藝術;轄下設有兩處活動中心,分別是香港公園內的「視覺藝術中心」,以及位處北角的「油街實現」。
以「油街實現」為例:2010年,她和團隊負責將位於油街12號,前身是香港皇家遊艇會會所的一個精緻歷史建築,活化成推廣視覺藝術的公共空間。「我們不是要多建一所小型藝術館,而是希望它成為一處讓藝術工作者、市民和社區產生互動連結的城市綠洲。」該處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物,附近則是福建社群聚集的北角民居和電氣道街市。在規劃場地用途時,既要保留建築物原本風格,亦須符合公共設施的使用標準,為此,她與團隊花了不少心思。為了鋪設方便輪椅使用者的斜道,他們曾向港鐵公司商議,借用昔日火車路軌使用的枕木,實行舊物再造;又將原本的儲物小屋,改造成一處好像家居廚房的活動室。2016年,「油街實現」更得到「香港公共空間大獎」(非牟利機構「拓展公共空間」舉辦),經公開投票被選為「最正公共空間」冠軍。
工作多年,Lesley見證公眾對藝術看法的轉變。「上世紀的公共藝術比較被動單向,想的多是將戶外雕塑放在公共空間,途人不去藝術館也能在街上看到藝術品。」她認為,隨着當代藝術不斷發展,藝術創作更重視與人連結,講究互動參與。現時,藝術推廣辦事處的發展方向,亦以「都市重塑、社會創新」為主軸。
其中一項計劃,是委託兩名項目策劃人設計的XCHANGE。透過一系列創作活動,讓參加者感受和檢視生活裏的不完美。他們先將一批回收得來的白瓷杯次品,在有瑕疵地方印上「I'MPERFECT」一字。「這杯子如放在博物館,便可能只是展櫃內一件靜態展品,旁邊寫着有關文字介紹。可是,感受藝術可以有其他方法嗎?」
這杯子放在油街,原來是用來「請飲涼茶」﹗「我們邀請參加者將自覺不完美的地方寫在杯墊上,以交換一杯涼茶。」她解說,如此不單有機會反思生活中的遺憾,更是一趟五感體驗。「透過藝術家的介入和創作,大家可以在香港如此擠迫狹小的城市裏,重新發掘和感受好些被遺忘而存在的人情事。」
「邂逅」村人 呈現客家文化
這些生活上的「小確幸」,存在於城市各處的大街小巷之間。在2018年舉辦的「Hi! Hill 邂逅!山川人」,便是荃灣川龍村居民和13組藝術工作者的集體創作,一場為期5個月的在地展覽。策展團隊和藝術家入村實地考察,跟居民打交道,然後一起籌劃了一連串藝術活動,向公眾呈現出這條客家鄉村的歷史文化和面貌。「村長們很支持我們,大家十分熱情投入。藝術家還意外發現其中一名村長,年輕時愛好作詞,他更和小兒子一起獻唱自己創作的客家民歌,成為活動中最感人的一件作品呢!」
另一項「城市藝裳計劃:樂坐其中」公共藝術項目,則是由50多名藝術家,構思和製作20組人性化、實用和藝術兼具的座椅,並設置於全港18區共20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場所內。公共藝術,既是置放在公共空間,亦是向公眾開放。如何將天馬行空的藝術創作,落地生根地融入社區之中,就是Lesley和她團隊的工作。
除了聯繫策展人和藝術家,她們也要跟不同合作單位或持份者溝通協調,例如房屋署、地政總署、區議會等,得到各參與單位的理解和配合,方能順利成事。「接受訪問時,我會拉着場地管理的同事一起參與,大家都是持份者嘛!後來有關作品獲得設計獎項,所有人都很高興呢!」而整個項目一共在不同專業領域獲得12項設計獎項,「得到公眾的肯定,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呢」。
■給香港的話
「分享幾句饒公常掛嘴邊的說話,『如蓮華在水』,蓮寓意做人若君子;『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不動不驚,專心志業。」
■Profile
劉鳳霞(Lesley Lau)
喜歡中國藝術,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獲哲學博士;現為藝術推廣辦事處總監。
藝術推廣辦事處:bit.ly/2StCZ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