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食檸檬」 小六生開live教溫書

文章日期:2020年04月10日

【明報專訊】◆黃皜翹(Chloe,小六學生、同享童分創辦人)

同學說我好奇怪,平時上學人人都很忙,我就好輕鬆好自由,不用補習;停課後,個個在家閒着,我又忙了起來。

小學生可為社會做什麼?

停課初期好多同學問我功課,我想是他們爸媽要工作,沒空解答。後來我看見華仁書院徵集口罩,又得知李嘉誠先生、王維基先生做了好多事幫社會,讓我思考學生能否藉自己能力做些什麼?2月初我開始拍YouTube片,分享溫習心得,後來進一步成立非牟利平台「同享童分」,鼓勵學生在家時互相幫助,一起討論家課、一起學習。

早前政府未取消小六呈分試,我擔心教人讀書會蝕底,令別人叻咗。但後來發現,教人有九成時間是自學,自己亦會蒐集更多資料,更熟悉課題。好比香港人在疫情之前也不愛分享,但現在會捐物資,大家不足,就要分享。

網上招募團員 爸爸助剪片

我在網上招募了幾個團員,年紀最大的是兩個中二姐姐,最小的是小六生,早前每天都要開會度橋,構思吸引的話題,又要綵排。拍片的準備過程很麻煩,要set鏡頭、寫貓紙,有時媽咪同細佬發出聲響,又要再來過,但爸爸替我剪完片放上網,的確很有成功感。

回想第一次在facebook的問功課直播,只有3人參與,最後一個接一個走了,無人留低,我好沮喪,好崩潰。到第二課,我們把主題轉為學地道粵語,多得其他組員邀請社區中心,又在Instagram宣傳,最高峰有百多人看。本來我不懂「食檸檬」的意思,也是在那次學的。

致電中學校長 推動輔導計劃

推廣「全港中學生計劃」時,我也食了幾個檸檬。計劃原意是推動中學生輔導小學生,我發了很多電郵給不同中學校長,豈料不少是error,於是我決定親自致電校長談談。我不認識他們,怕自己說錯話,又怕校長問問題,我不懂答。於是爸爸和我練習,我打給他,他扮校長:「你打來幹嘛?」我說我發了電郵給你,他說:「得㗎喇。」我心想怎麼這樣說話?他說陌生人不一定對人友善,語氣未必像預期一樣。後來真的有校務處職員這樣說,我再三強調計劃關乎全港學生,他才肯替我留言轉達。

這幾次通話,我用Zoom錄影放了上網。當中有不少要等待的時間,我就對鏡頭扮扮鬼臉(伸舌頭)。爸爸說這是我成長的歷史性時刻,值得紀念。沒想到即使出不了門,也練習到說話技巧和膽量呢﹗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