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粵語音樂劇 一場米荒 唱跳香港力量

文章日期:2020年06月19日

【明報專訊】不久前疫症在港爆發之初,市面出現搶米搶廁紙,有人漠視他人大量囤積用品。現回神過來,有點可笑也可悲。香港舞蹈團與演戲家族聯合演出《一水南天》,為康文署表演場地重開後即將上演的原創粵語大型音樂劇。作品製作足足花達7年,故事背景啟發自1920年代香港一場米荒,海盜碰上來自潮州的小子之故事。風高浪急,小子可會挺身抵抗時代困局?

所謂「搵食搵食」,港人如此拼搏為溫飽,有餐飽飯食。2013年左右,有份參與多部舞台劇的編劇張飛帆,與作曲的劉穎途希望合力創作一個原創劇。一段香港早期歷史深深吸引張飛帆,就是在上世紀20年代,因為人口增加,米行間暗暗囤積居奇,另有一戰結束等外圍因素,本港曾發生一次米荒,為期數月。然而,短短日子足以引起暴亂、殺人、餓死等况,事實上殖民政府其後快速訂立保障米糧的條例,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張飛帆認為此段本土歷史鮮為人知,決定以此作為背景原型。同時,他在機緣下接觸到本地華商米行乾泰隆創辦人之子陳慈黌的故事,決定取其精神塑造主角陳一水(陳健豪飾)。不過,劇中情節發生的細節和時間跟現實不同。

邊托米邊想發達大計

「陳一水來自潮州,起初在香港做苦力,每日一邊托米一邊就想如何發達。」張飛帆表示,主角是不少港人寫照,工作刻苦白手興家,從五湖四海來到香港,找尋出路。他笑說:「想着如何發達,你可以說很市儈,但很多時都是為了家人親友。」故事講述有次米船被女海盜徐老海(謝茵飾)為首的賊人劫米,機靈的陳一水反向徐老海提出,將劫來的米給予他轉售出去。富俠義氣魄的徐老海得知他欲掙大錢,讓同村的村民脫貧,及大家都有飯開,便一口答應。陳一水得到第一桶金,漸漸成為成功米商,離初心愈行愈遠。

聽着,似乎有於資本社會「捱出頭來」故事的感覺,發展下去卻可見人物反抗時代之態。香港出現米荒,眼見老百姓受災,徐老海提醒下,陳一水欲打破米行囤貨托高米價的局面,而非一同於亂世坐享其成,更不理其家族受到龍王詛咒而出海,孤注一擲。劇目在2017年曾上演一次完整長度的圍讀讀劇,不少評論已指劇中跟當下社會狀况脈絡相似,似乎借古喻今。張飛帆闡述故事進一步發揮的港人價值,在近年半社會狀况中亦表露無遺:「平時大家可能各自打拼,但一有社會大事發生很多人都會不計較,團結地走在一起,互相幫忙。就算你看疫情初期,有人買不到口罩物資,有人挺身出來給予。」

柴米油鹽入歌詞

「本港做一部音樂劇,可能是團體排好有個日期想開戲,再有大半年去落手籌備,話劇可能更短,其實是很不健康的。外國多數是把劇本寫好,千錘百煉,才去找表演及投資方。」張飛帆解釋本劇採用後者模式,「寫自己想寫的劇本」,並得演戲家族喜愛及先行圍讀,當時已經完整地唱演20多首歌曲,後來獲香港舞蹈團加入聯合製作,由編舞楊雲濤及朱栢謙聯合執導。張飛帆為大獲好評的音樂劇《一屋寶貝》,及西九文化區首個委約音樂劇《大狀王》(暫延期至2021年1月上演)編劇,今次亦擔任歌曲填詞。

暫居小島我叫它香港

米柴油鹽原來無價講

早午晚碼頭船來又往

蘇蝦仔他朝開大米行

——《天命》

「很一般的食材,生活面貌,全都可以入詞,用廣東話唱出來,很易記亦很親切。」他續道,劇中《石頭粥》、《天命》等歌曲唱出普羅市民日常生活。音樂內容均會發揮本港的混合本性,除不同樂器及曲式,張飛帆透露故事人物俞少鴻(陳榮飾)為大米行老闆,由於喜愛唱京劇,亦特意由乾旦造型及演唱登場。群舞群唱,各顯多元,團隊望作品可帶出一同迎難而上之力量。

■原創粵語音樂劇《一水南天》

日期:6月27日至7月5日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門票:$190至$1000

查詢:3103 1842

網址:www.ataleofthesouthernsky.hk

文:劉彤茵

編輯:陳淑安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